县区老年大学发展现状调查
汉中老年大学 王磊
在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汉中市老年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学习探索中办学,在克服困难中前行,目前县区老年大学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逐步走向规范化办学发展道路。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县区老年大学实现全覆盖。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1992年6月依托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了汉中老年大学。1994年5月,我市第一家县级老年大学南郑县老年大学成立,接着城固和略阳分别在1996年和1998年成立老年大学,留坝县老年大学在2010年成立。特别是2011年10月召开的全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和 2012年10月召开的全市老年大学建设推进会以后,相关县区高度重视,积极努力,在2012年这一年时间内,镇巴、勉县、佛坪、宁强、西乡、洋县老年大学相继成立,到2014年9月,汉台区老年大学成立,我市用20年时间,完成了县区老年大学全覆盖。在各县区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各县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分别都落实为正科或副科级事业单位或参公事业单位,并核定了4至12个编制。目前市县两级老年大学在校学员近3000人(不含分校)。
(二)政治立校,加强老同志思想政治教育。各县区老年大学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始终把政治立校放在首位,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立老党员驿站、举办思想政治公共讲座、利用课前五分钟在各班讲“微党课”等方式,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时事政治,积极引导广大老同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好声音,讲好汉中故事,为汉中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三)因需施教,不断提升教学活动质量。各县区老年大学秉承“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教、学、乐、为、健”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以教学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服务管理为保障,根据老年人身心需求设置专业,聘请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教学经验丰富、甘于奉献的教师担任各班任课教师,能认真收集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及时研究解决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服务管理、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教学活动质量,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搭建平台,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各县区老年大学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教育效果提高的同时,积极搭建老年人展示自我的平台,有效发挥了老同志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知识竞赛、学习汇报、文化下乡、书画进校园等活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展示了老年学员成为知识老人、健康老人、智慧老人、时尚老人的精神风采,社会反响良好,使老年教育这一夕阳事业,焕发出无限的朝气与活力。
二、当前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市各县区成立老年大学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南郑、勉县、西乡、略阳、宁强、城固、佛坪7个县区依托原有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把部分较大的房间改造成教室成立的。二是汉台、洋县2个县区通过借用县区委党校部分教室成立的。三是留坝在县委老干局院内改造教室成立的。四是镇巴县在“陕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镇巴分校”,采取租借方式成立的(后迁至县委老干局院内,又因县委老干局房屋鉴定为危房,目前暂停室内教学)。经过长达十多年、二十多年的发展,除了个别县区老年大学建了少量活动板房作为教室、对部分教室进行了装修外,各县区在老年大学校舍基础设施建设上基本没有投入,更没有新建、改建一所老年大学。目前,各县区老年大学普遍存在教学场地不足,不仅难以满足广大老同志“求学”的需求,也成为制约老年大学发展的最大问题。
(二)体制机制不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县区老年大学职级不统一,汉台、洋县、西乡、宁强、略阳、佛坪、镇巴等7个县区是正科级,城固、南郑、勉县、留坝等4个县区是副科级。同时在不少县区虽然老年大学的工作是由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具体负责,但没有明确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工作机制。二是截止目前,还是有一部分县区老年大学的校长由建校初期时的退休老领导担任,在职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领导兼任副校长,个别县区甚至没有在职的干部担任老年大学的领导。三是各县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核定编制最多的汉台、南郑两个区,均为12人,最少的留坝县只有4人,其余县区5到10人不等。由于2019年机构改革后,各县区委老干局不再单设,原工作人员和老干部工作业务并入组织部。各县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一方面要承担原老干部局的工作,另一方面组织部还要长期借调年轻能干的工作人员。因此,实际从事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个别县区实际只有1到2名工作人员是在干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工作,任务重、人员少、超负荷,直接影响各县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调查显示,在11个县区老年大学中起步最晚的是汉台区老年大学,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最好的是汉台区老年大学,学员规模由2014年建校时的150余人逐年增长到现在的500余人(不含分校),今年还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老年大学。勉县、南郑、城固、西乡等4个县区从建校时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240到350学员之间,城固、西乡、勉县还建有数量不等的分校。洋县、略阳老年大学的学员规模保持在100人左右。宁强、镇巴、佛坪、留坝老年大学的学员规模在100人以下。各县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相当多的县区发展的潜力还是较大的。
(四)师资力量不足。由于老年大学没有专职教师,所有任课教师全部为外聘教师,从师资构成上看,教师队伍由兼职、退休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组成,大多是单位推荐、教师和学员推荐的各行业领域中的“社会名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教师队伍上,一是缺乏人才,一些在中心城区开展很好的课堂,老同志也有学习的需求,由于没有合适的老师,在县区开不了课。二是队伍不稳定。外聘教师具有流动性大,可控性小等特点,经常出现工作、身体、家庭等原因无法继续任教的情况。三是后备师资不足。在县区现有的老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长期在老年大学任教,深受学校和学员喜欢和认可的,一旦这些老师无法任教,一时间很难找到可替代的教师。这些问题在各县区普遍存在,在山区县尤为突出。
三、加快老年大学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面对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老年教育已成为实现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老年大学作为老同志发展兴趣、增长知识、丰富生活、交友交流、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必然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各县区老年大学首先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把工作做得更好,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要创造条件及时向各级领导汇报工作情况,邀请其参与学校举办的文艺演出、各类展览展示活动,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领导和各界的认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力争将老年大学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摆上议事日程,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新建、扩建、资产置换等方式,解决学校场地不足等“卡脖子”问题,努力使老年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广大老年学员的需求相适应。
(二)完善顶层设计,理顺工作机制。建议各县区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辖区老干部工作实际情况,老年大学发展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理顺工作机制,确保老干部工作和老年大学工作有人管,有人干,进一步推动县区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一是明确老干部活动中心与老年大学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工作机制。二是明确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兼任老年大学校长或副校长,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工作“出师有名”。三是统一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级别。四是落实专人专职从事老干部工作,尽量不借调或少借调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工作人员。通过以上措施,确保老年大学各项工作专人专责,有序开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满足老同志“求学”的需要。以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课程设置上同步发力,加强与辖区内教育、文化、文联等部门以及文艺团体、协会、学会的联系和合作,多方位扩展师资引进渠道,吸纳一批学历高、专业能力强、有较好教学水平和一定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紧盯老同志兴趣,深挖学习需求,深入开展课程设置研究,结合老年人需求层次、年龄层次、文化层次、合理设置老同志感兴趣的课程,通过多层次推介,试课试听,科学调整课程,努力满足老同志不断变化的“求学”需求。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充分展示教学成果,提高社会影响力。老年教育是“文化养老”的载体,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老年大学学习和活动之中,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紧紧依靠各科教师和历届优秀学员,积极组建各类协会、学会等学校内部文艺团体,凝聚学员中的优秀人才。积极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创新活动载体,引导老同志深入基层开展教学成果展示、公益服务进社区和文化下乡等活动。紧紧围绕建党节、国庆节、老年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举办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主题征文、知识答题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展示老年大学的教学成果和老年学员的精神风采,不断提升老年大学的社会影响力。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形式,特别要注重运用新媒体的推广宣传功能,对老年大学的教学、教师、文艺展示展演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介,使更多的领导、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团体、更多的人群知道老年大学,了解老年大学,支持老年大学,不断推动各县区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