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榆林市老年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战略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老年大学作为党委政府在老年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在引导老年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办学治校过程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办学成效,影响着老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本文结合榆林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思考。
一、老年大学校园文化概念
当前,对校园文化概念的阐述众说不一。人们通常把校园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文化通常指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的物质条件构造的各种教学、科研、生活的设备、设施、房屋等。制度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及其规章制度确定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即由校园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狭义的校园文化常指以学校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
老年大学校园文化也由精神的、物质的、制度的和行为的诸方面组成,并发挥着教育、传承和激励诸多功能。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方面的。如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要处理好校园文化与其它方面的关系等;要重视老年学员骨干成员正能量的发挥,助推他们成为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二、榆林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一)突出政治引领,强化三个“凝聚”,确保校园文化建设轨道不偏,靶心不移
一是强化思想凝聚。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校党总支为统领,通过打造"金驼泉韵"党建品牌,开展课前五分钟思想教育,建立“微党课”学习交流群。开办大讲堂,创办《学习周报》和微信公众号,开辟思政专栏。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定期印发学习资料等系列举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底色不变。二是强化组织凝聚。坚持把“支部建在班上”,在院系111个教学班404名党员中成立59个学员临时支部。打造“金驼泉韵”党建品牌,新建党群活动室,通过“大漠驼队、高原驼铃、俏颜驼乐、星耀驼城、绿洲驼影”五个板块展示老年学员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精神风采,并为学员支部开展活动提供了阵地。成立学委会,选优配强班子,完善机构,极大提升了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水平,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三是强化制度凝聚。学校制度与校园文化互为依存、相融共进。校园文化体现学校发展价值取向,支撑制度体系的构建;制度体系承载文化价值理念,并通过制度实施践行文化的价值追求。知所从来,才能明其将往。榆林市老年大学始终重视制度建设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制度汇编,囊括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先后制定了《教师聘任制度(试行)》《学员管理制度》《院系负责人工作职责》《辅导员职责》《榆林市老年大学分校、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试行)》等27条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为下一步规范制度建设,理顺工作程序明确了思路。通过建章立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支持。
(二)坚持守正创新,开展六项探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平稳推进,久久为功
一是抓管理,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新探索。努力促进规范办学,提出“坚持一个方向、牵住两条主线、推行三级管理体系、坚持四项办学原则、打造五张品牌”的12345发展思路。坚持一个方向,即抓住“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这一办学宗旨和方向。牵住两条主线,一条线是政府力量,用足用活各项政策;一条线是社会力量,与各社会团体,社区、高校、工矿企业形成良性的、经常性的互动合作关系。开辟广阔空间,推行“学校、院系团、班级”三级管理体系,从党总支、校务会,到处室、院系负责人、班级辅导员,到班主任,做到职责明确、管理有序。坚持办学四项原则,即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人性化。从行政管理、课程设置、老师聘用、学员管理、公共设施、服务配套等方面都做了专业化要求。规范化要求管理制度规范化、人员分工规范化、薪酬体系规范化、考核考评规范化、监督体系规范化。人性化要求老年大学的管理应该以老年人的根本需求为核心,以尊重、服务老年人为前提,摆正学校与学员之间的关系,做到教学设施人性化、队伍建设人性化、教学服务人性化、学员沟通人性化、日常管理人性化、举办活动人性化;系统化要求建立党务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员管理系统、团体管理系统。打造五张品牌。打造党建、名师、专业、团队、文化五个品牌,从而赢得领导重视,赢得社会关注,赢得舆论支持。二是抓领导,在责任落实机制上进行了新探索。研究成立了信息化建设、示范老年大学创建、辅导员管理、新校区建设等6个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学校—院系—班级”三级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后新的科室变动,由各科室负责人担任院系联络员,以教室为单位配置了辅导员,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理顺了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作效能。为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还建立了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编写各学化、分类化而凸显不同的文化意义。结合榆林市老年大学办学实践,组织院系老师编写教学大纲,制定推门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制度。教师管理方面,建立了教师招聘试讲、教师座谈会、教师年终测评等制度。学员管理方面,建立了学员临时党支部管理、班委会管理、优秀学员评选、志愿者管理等各项制度。制度虽多,但做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面对老年学员,学校跳出"管与被管"的传统管理模式,采取人性化管理,体现"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倡导老年学员自觉、自律、自主管理,形成一种人文、真情、关爱、敬老的管理模式。三是抓品牌,在提升学员“五感”上进行了新探索。以为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活动为抓手,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广大老同志的归属感、收获感、使命感、荣耀感、仪式感。一是“我们的记忆”注重归属感。从2018年开始,学校为每年毕业班学员拍摄毕业照、制作精美毕业纪念册。每逢毕业季,校园里总是一片祥和,学员们穿上学士服在教室、校园进行合影留念,定格美好瞬间。二是“我们的成果”注重收获感。三院六系100多个教学班通过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演,分享汇报学习成果。书画摄影系进行作品展出。三是“我们的传承”注重使命感。从学校、班级、院系、三个层面开展优良教风、学风传承交流会。四是“我们的舞台”注重荣耀感。结合市老干部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暨“最美老干部”颁奖仪式,由各班编排的7个优秀节目登上了颁奖仪式的舞台。五是“我们的盛典”注重仪式感。举行年度表彰大会暨毕业典礼,对评选的“先进党支部”“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毕业学员进行表彰。毕业季系列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校园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榆林市老年大学的一张名片。四是抓平台,在丰富全市老同志精神文化上进行了新探索。学校先后承办榆林市四届老年春晚,并且为每届老年春晚设置特色鲜明主题,分别为2017年鹤发翘春、2018年金驼颂春、2019年银龄闹春、2020初心映春年。老年春晚不仅为全市老干部、老同志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提供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平台,更是一年一度的精神文化盛宴。来自全市的老年文艺爱好者通过歌伴舞、情景剧、戏曲、小品等艺术形式充分彰显榆林老年人进入新时代后乐观向上充满活力、踔厉奋发、老有所乐、乐有所为的的精神风貌。四届老年春晚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极大的提升了老年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延伸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五是抓非遗,在传承推广地方非遗文化上进行了新探索。学校注重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开展特色课程,于2019年启动“一县一品牌”特色专业创建,各县(区、市)老年大学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传承当地特色文化,创新模式,扩大成果,品牌创建初见成效。榆阳区老年大学将掐丝珐琅、榆阳剪纸和榆林小曲定为品牌专业,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掐丝珐琅和榆阳剪纸,老师和学员创作的作品已经成为榆阳区官方礼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府谷县老年大学将二人台定为品牌专业,此专业成立于2015年,已具备一定基础,2019年9月聘请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传承人刘美兰担任教师后,影响巨大,已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米脂县老年大学将太极定为品牌专业,因县域内太极专家和爱好者众多,群众基础广泛,目前已成立协会,并建档立卡。横山区老年大学以“横山说书”为特色专业,聘请有影响力的说书艺人为老师,开设横山说书班,让更多的中老年人成为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重要力量。定边县老年大学通过广泛调研和访谈,选定“剪纸”专业为特色专业,纳入老年大学课程体系,邀请剪纸大师郑飞雁、张玉芳等民间艺术传承人开办培训班,让更多的老人学习传统文化。靖边县老年大学的特色专业是“靖边跑驴”,独具特色,自成一格。清涧县老年大学将道情作为特色专业打造。道情在清涧流传广泛,没有固定教材,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以至于清涧道情没有固定的唱法,该县老年大学联合道情传承人进行重新编辑整理,形成一套固定的唱法,并编写教材,在老年大学进行推广。子洲县老年大学将陕北秧歌作为“一县一品牌”本土特色专业。陕北秧歌班现有人数42人,老师根据老年学员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让老年学员们熟悉了解陕北秧歌的风格特点,更深层次的理解陕北秧歌的内涵。吴堡县老年大学将太极拳专业作为“一县一品牌”特色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由2014年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两百多人,遍及县城各个小区、广场。神木市老年大学拟将杨家鼓定为品牌专业,神木杨家鼓特色鲜明,但其对体力、场地等要求较高,后续推进仍需科学研判。六是抓宣传,在宣传媒介上进行了新探索。抓关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保障信息安全。一是守住阵地,制订出台了《榆林市老年大学信息宣传工作制度》《榆林市老年大学信息宣传奖励办法(试行)》。对信息宣传工作的报送、审核、发布、奖励等流程做了规范。特别是学校办的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视频号、以及纸质宣传资料,严格落实信息稿件“三审三校”制度,把好舆论方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二是看好门户,特别是干部职工、任课老师和党员学员,个人媒体账号微信群、朋友圈、博客等自媒体,经常巡查,严格管控好,严禁用个人媒体账号传谣、传播负面信息,更不得妄议中央政策,出现情况尽快反馈,及早消除影响。三是加强关键环节审核把关,特别是教师自编教材、课前五分钟学习资料、专题宣辅资料,落实巡课制度,坚持教学活动和第二、三课堂活动以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为主。四是广开言路,开门纳谏。学校管理党员干部、教师和学员对待校领导、工作人员在学校管理方面、党风廉政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出现的问题,可逐级反映。
(三)坚持系统观念,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四大系统,通过“四力三创”举措,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发展
我们借鉴当前国内外校园文化建设先进理念,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四大系统建设,即环境文化识别系统、视觉文化识别系统、理念文化识别系统、行为文化识别系统建设。四大系统涵盖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四个层面。从研究学校文化现象入手,通过系统作业帮助学校总结与提炼办学的核心理念,设计文化理念、战略服务、有效管理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形成具有浓郁校本特色和独特品牌内涵的学校形象和办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运作水平。1.环境文化建设。以走廊、楼道、校史室、教室文化为载体,增强学校的吸收力。通过整合大门口的橱窗,校训展墙、窑面、楼梯楼廊等区域,打造了“两室三廊”,“两室”是新建了校史室、以展板的形式展示老年大学2002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留存发展记忆;党群活动室以“金驼泉韵”为党建品牌,通过“大漠驼队、高原驼铃、俏颜驼乐、星耀驼城、绿洲驼影”五个板块,为党员参与学习培训、开展活动、互相交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三廊”即:二楼楼道长廊,“引、养、教、学、乐、为”六块展墙展示老年大学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措施、办学目标,引起上下共识;一层窑洞的窑腿长廊,主要通过书写老年励志格言,配以学员摄影作品,焕发老年学员热爱生活学习的热情;大门口玻璃长廊,重点社会展示和学校的基本信息、开设的课程、聘用的老师和举办的活动,为方便了解老年大学办学情况提供方便。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建校2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留存发展记忆。2.视觉文化建设。以校徽、校训、校歌为载体,挖掘内涵,设计学校形象识别符号,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榆林市老年大学校徽外形设计为圆形,有圆梦、圆融、圆满之意。整体图案像一峰行走在大漠的骆驼,在霞光满天的夕阳下,昂首阔步,铿锵前行,既体现了“驼城榆林”地域特色,也有驼峰作舟,“学海无涯苦作舟”之意,也有老年大学要发扬信念坚定,勇于奉献,敢于担当,负重前行的红色传承和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榆林市老年大学”和相应的拼音字母组合成一个红色环形装饰带,镶嵌在外围,象征榆林市老年大学是老年朋友学习的校园、生活的乐园、精神的家园。校徽圆的中心位置是图案主体,即“榆林市老年大学”(YuLlinShi LaoNianDaXue)七个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由书法草体书写,挥洒自如,上下承接,简略而生动,体现了老年大学的属性和特点。校训为“明德、兼爱、乐学、有为 ”。明德,“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尊一国之大德,一家之美德,一人之品德,争做有德长者,树立长者风范。兼爱,“兼相爱,交相利”。大学是充满着大爱的群体。老年大学,以人为本,常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爱之心。力倡自信、尊严、宽容、厚爱的人格情操。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而求“知”,以“知”而得“乐”, 芳华岁月, 不负流年,重圆旧梦,共享乐园。有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大学以践行“积极老龄观”为己任,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三有”老人,让每位学员发挥自身的智慧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贡献银发力量,升华人生价值。经广泛征集、评选,多次修改完善,确定榆林市老年大学校歌《筑梦晚晴》,校歌韵律优美,激人奋进,以艺术的形式集中展示学校的精神底蕴和人文内涵,表达师生的共同理想,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3.理念文化建设。以建校20周年为载体,全面总结,增强学校的向心力。2022年,榆林市老年大学迎来了建校20周年,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以此为契机,全面总结提炼出了榆林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并完成了三项文化工程。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实践遵循。办学宗旨:我们沿用中国老年大学提出的“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20字方针;办学方针坚持“引养教学乐为”6字方针;办学理念:“政治立校、文化建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办学模式坚持党政主导、各方联动、开放办学、融合发展;培养目标为尊严老人、爱心老人、健康老人、智慧老人、快乐老人”;办学体制:“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人性化;树立品牌:“红色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办学情怀:“常怀敬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责、善谋为老之策、多办利老之事”。三项文化工程即编印一本文集《我的老年·我的大学》,一本纪念册《金驼丹心》,拍摄制作一个宣传纪录片《榆溪晚晴映杏坛》。其中《我的老年·我的大学》文集精选收录了领导、老年教育前辈、老年教育研究员、工作人员、老师以及在校学员的调查研究、学习感悟文章80余篇;《金驼丹心》纪念册分为六个篇章,用大量的图片,生动的记录了历届领导、老年教育工作者为榆林老年教育的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展示了老年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筑梦晚晴的办学情怀。《榆溪晚晴映杏坛》宣传片以纪实的形式,再现榆林市老年大学20年来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辉煌历史。4.行为文化建设。以老年志愿活动为载体,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增强学校的影响力。组建老年文明志愿者投身校内外文明劝导、文明监督活动。争创文明班级,营造温馨团队;争当文明教师,做和谐文明表率;争当文明学员,做和谐文明使者;争当文明员工,做敬老爱老模范。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课外活动。每年坚持举办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利用宣传媒介经常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唤起老年学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拓展第三课堂,积极服务社会。学员用学到的知识为社会服务,是老有所为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学校鼓励、引导学员们到社区、养老院慰问演出,参与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为老百姓写春联、送学上门、送教上门等。学员们在活动中既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又为丰富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问题
榆林市老年大学在探索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老年人主观需求的变化以及老年大学在主体、客体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着力去解决。主要问题:(1)缺乏系统的规划。学校看起来布局合理,格调也幽雅,起到了净化、绿化、美化的作用,但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还应该体现学校的理念文化,从而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2)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比较单一。如学校没有实行动态管理,上墙书画、警句格言等一成不变,缺少形式的创新、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发展,使学员对其熟视无睹。(3)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性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性不够的原因在于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要达成的目的。
四、对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要使学校办学水平再提高、教育质量再提升、内涵发展再丰富,我们将会以新校区建设、搬迁为契机,聚全校的合力,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高度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这说明老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校园文化是贯彻老年大学办学宗旨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校凝聚力,宣传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这种抽象往往是形之于物质层面的,可以让你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甚至表达出来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与活力的源泉,它一旦成型,就会形成一种场域,产生一种磁性,具有一种可以纵横辐射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成员的思维与行为,发挥不可估量的导向激励作用。老年学员的特殊性更决定了老年教育应忌枯燥、乏味、单调、烦琐,应在保证学知识学技能的同时,有所乐、有所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老年大学只有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为老年人营造出科学、健康、文明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才能使老年人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才能使老年人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办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办文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重视老年教育,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对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繁荣发展老年大学校园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省、市对老年教育的发展也空前重视,这是加快建设和发展老年大学校园文化的难得机遇。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形成长期明确的办学理念。理念统领思路,思路指导实践。办学理念决定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要遵循“用办学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思维和原则,使理念提升先行,在学校办学理念这个“魂”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思维、整体谋划。在榆林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主动开展了一些文化建设探索,但目前来看我们还只是在摸索阶段,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更需要从长计议,长期规划。
三是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合力。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作为老年教育的管理者,从学校层面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而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则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注重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老年大学教师多为聘用人员,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有专长,来老年大学任教多是出于对老年教育的热爱,要积极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鼓励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老年大学学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怀着对晚年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到学校,要注重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新校区的建设、书画摄影展的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放手让学员参与,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自豪感。让校园的每个场所、每个课堂、每个活动、每个细节都体现出校园文化。让良好的校园文化滋润校园,让全体员工、师生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实施者,也成为校园文化的受益者、宣传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生于理念,养于实践,贵在自觉,重在行动,精在研究。我们要适应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新形势,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品质,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