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家门口”老年大学开启“文化养老”新模式
咸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 马雄
近年来,咸阳市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整合全市各类资源和力量,总结出了单位自建、社区共建、社会资本独建、企业高校联建等方式,不断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向社区、企业、高校的延伸和拓展,形成了具有咸阳特色的“家门口”老年大学的办学模式,打通了老年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开启“文化养老”新模式。
一、老有所教,打造“一杯茶”距离学习方式
近5年来,为缓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老年大学建设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通过争取新建、改建、扩建、租赁或者共享等方式解决教学场地问题,更好满足学员需求,打造“一杯茶”距离学习方式,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向社区、企业、高校的延伸和拓展,以适应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和老年教育发展的需要,满足社区老年大学办学需求。在办学形式方面,坚持借势借力、资源整合工作理念,指导街道、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等场所资源,实行“嵌入式”“服务式”办学,借助网上资源实行“远程办学”,在社会养老机构实行“寄宿式”办学;在社区广场实行“讲堂式”“活动式”办学。先后成立了704社区分校、咸阳职院分校、咸阳师院分校、清渭分校、警苑分校等20个和二棉庆庆辅导站、丹色辅导站、梦桃辅导站、阳光舞韵瑜伽辅导站等11个辅导站,显著降低了老年人上学途中的安全风险,为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了便利,实现了“三就近”,促进了邻里交流,活跃了社区文化,增进了社会和谐。强力推进县市区设立老年大学工作机构,目前在全市13个县市区都有老年大学的基础上已明确编制规格的有10所,有力推动了县市区老年大学的建设。
二、老有所学,提升老年人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我们本着“灵活”、“实用”的原则,注重教学安排上的灵活性,教学效果上的实用性和课外活动对办学的补充性,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一是各分校针对需求设置课程。课程设置上,我们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在原来舞蹈、声乐、太极拳等传统课程基础上,在各分校新开设口琴、吉他、手势舞、锅庄舞等新课程,保证了不同层次的老年学员有较大余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学习内容。二是各分校严格选聘教师。坚持“一个原则,三个条件”选聘教师。“一个原则”是重德才,以老干部学员在思想感情上易于沟通的中老年教师为主体的原则;“三个条件”是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真才实学,精通所教学科,造诣较深;有一定教学经验,治学有方。根据老年学员阅历广、自尊心强、理解力强、记忆力弱、文化差异、体力不佳等因素,普遍存在“速成”“实用”的心理特点,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上实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做到了理论讲解与实例讲解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倡导提问式教学与主题班会式教学,做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教学形式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老年学员参加校外活动等,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做到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学计划制定上各分校坚持年初召开学员代表和任课教师座谈会,共同研讨设计各科教学计划,形成了学校、教师、学员相结合的教研制度。在教学管理上,逐步实行有教材(或讲义)、有考核、有学制、有验收,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效性、创新性、趣味性,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教学内容的传授,其中包括听课、抽查、观摩、教学回访等管理手段,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加强教学的反馈环节,注重教学的课后知识及技能的消化。坚持每学期举行开学式、结业式,坚持每学期举行教学汇报演出,真正把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整体,从而促进各分校教学工作全面发展。
三、老有所乐,弘扬社会主旋律
坚持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把准文化养老时代脉搏,全方位多举措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每逢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我们都组织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孝老敬老活动,增强老年朋友归属感。手鼓、口琴、萨克斯、陶笛等带课老师定期组织各班学员,在统一广场、运动公园等开阔场地进行室外训练,既开拓了学员视野又取得了社会效应。瑜伽、舞蹈、太极拳等班级,学员课后自发组织排练,对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为后期参加校外演出活动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课外活动,不但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了影响,也增强了学员的凝聚力,更增强了老年朋友的余热生辉、无私奉献的自信心。近10年来,市老年大学聚焦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擦亮“乐享夕阳”文化养老活动品牌。始终坚持把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养老活动,作为老年大学最高层级的服务。成立了3个艺术团和一个瑜伽协会。从2013年起,举办市县联动、统一主题、同时启动的离退休干部“5.11”健步走暨文化养老艺术节9届,每年暑期举办离退休干部秦腔消夏晚会,每年两次举办市老年大学教学成果汇报演出,自编自导自演咸阳老年春晚,这些时节已成为社会老年人翘首期盼的盛大节日。
四、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继续做贡献
充分发挥老同志有威望、有经验、有情怀的优势,鼓励支持老干部担任“六大员”(政策法规宣讲员、社区建设参谋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网格治理协管员、社情民意观察员、家风家规教导员),成立“老干部调解中心”。“老干部调解工作室”依托彬州市综治中心,建立劳动争议、物业纠纷、交通肇事、婚姻家庭等5个专业调解室,打造集咨询、调解、立案、审判为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服务平台,围绕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交通肇事、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多样化、专业化的调解服务。同时,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定期回访,通过政策宣讲、谈心谈话等软措施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防止矛盾纠纷反复或激化。成立离退休干部“志愿红”服务队,这些老同志都是来自咸阳市委老干部局、各老年社团及老年大学的志愿者们。他们当中有全国道德模范,有曾经负责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的老领导,有老年大学的老师,有社团组织的负责人,有团队骨干,也有普通的老年大学学员。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工作途径,组织开展了各类活动,在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预防违法犯罪、扶贫助学、助力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并巩固创文成果、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爱会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老年学员借助社区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际关系、共同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获得幸福感。老人大学除了为老年朋友提供一个学习平台之外,还将坚持“学为结合”,围绕老年朋友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系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活动,推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办好“家门口老年大学”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密切合作、齐抓共管。更是建设完善我市文化养老体系的重要一环,要切实发挥好“家门口老年大学”的阵地作用,为广大老同志丰富文化生活、发挥正能量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