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帖 散 谈
李守信
临帖是学书人永恒的话题,整个学书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临帖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开始学书,老师让临帖,还心存疑虑,写字不就是拿笔写吗,还临什么帖?对要求临像,更觉得没必要,写字不就是写自己性灵吗,何必和他人一样?随着学书过程的推移,会越来越觉得临帖的重要。一些老书法家,谆谆告诫初学者要好好临帖,不但是他个人一生经验的总结,或许还有其反面教训。我们看古今名家,年事很高了仍孜孜临贴,就说明临帖是学书者终生之事,生命不息,临帖不止。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书法的特性有关。书法之法,全在前人的法帖里,这是后人学习书法唯一的途径。不像其他艺术形式,除了从前人经验中学得,还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得。如绘画可以写生,音乐可以模拟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舞蹈可以借鉴动物的动作,文学可以通过深入生活,了解人物,收集语言等等,而学习书法只有临帖这一个途径。学书之人也要深入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察自然现象,以变换气质,开拓心胸,扩大视野,但如果不临帖,还是写不好字,和书法没关系。欧阳中石先生说:“谁怕在临帖上下功夫,就永远进不了书法艺术的殿堂。”真是至理名言。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唯一途径,也是捷径,也是秘诀。
初学书法阶段要临帖,多数人没有疑义,但学了几年后还要不要临,成名后还要不要临,就成问题了。其实临帖是贯穿整个学书过程的,初学要临,提高要临,创作要临,顺利时要临,困惑时要临,成名之后更要临。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学书的任何阶段都可以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常见一些人学习阶段很好,成名后反而退步了。原因之一就是应酬多了,临帖时间少了,也可能认为已功成名就,不需要临帖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临帖的方法很多,各人有各人的高招,但古人总结的摹、临、读、背等基本方法,还是很有用的。临帖中常碰到一些问题困惑我们,影响临贴。结合自己学习的实践感受,对以下问题,谈些体会,以和同道共同探讨。
临与摹 古人认为学书应先摹后临,而且对两者的作用,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述,认为摹以学结构,临以学笔法,二者分工不同,只有摹了多少遍后,才去临。康有为说:“欲临碑必先摹仿,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书,而后可临焉。”摹不仅是学结构,还有节制手足,训练骨骼肌肉的作用。写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在运笔过程中,人的指、腕、肘、臂乃至全身各个关节的骨骼和肌肉是不同的,要长期训练,以成习惯,才能得心应手。摹的方法有单钩、双钩、描红(双钩填实)、影摹等。现实中,人们重视临,而忽视摹,别说如康有为讲的“数百过”,一遍两遍都不愿摹,嫌麻烦,拿到一本帖,直接照临,所以结构问题老解决不了。我以为初学书法,还是从摹入手好,对那几本重点法帖,还是先摹后临,别“数百过”,摹几遍还是可行的,这样看似慢,实际并不慢,反而快。
临帖与读帖 临帖时先要认真读帖。读帖当然包括读文,文字内容有助于加深对帖的理解,但重点是读字,读字的点画和结构。点画要读出其特点,比如横,不能简单地看是一个横,而要看出是长横,还是短横,左尖横还是右尖横,有无弧度,有无倾斜,粗细有无变化等等。教材上把每一点画,作了八种形态分析,也就是八种变化,那是为了教学,实际上变化何止八种,而是一字一变,一字多变,不要企望学一个标准写法,到处去套,去组合字。确切地说,每一个字有每一个字的点画,这就要看出每一个点画,在不同字中的细微变化。读结构,首先抓大形,此字是长,是扁,是方,是圆,还是三角形、梯形,再按照独体字及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包围、半包围的结构特点,分析部件之间及点画之间的关系。第一笔落定后,第二笔从第一笔的什么部位起,收到什么位置,第三笔则要考虑和前两笔的关系,从何起,落何处,依次类推。每个点画的起点、落点、走向、角度都和其他点画有关,相互是影响的。这就要分析点画之间的主次、揖让、牵连、开合、纵横等关系,以及墨色干湿浓淡的变化。如果这些关系看不明,理不清,要想临准临像是很难的。孙过庭讲“察之尚精”,怎么才能精?就靠读帖,分析精确。
对临和背临 古人一再强调背临。相传赵孟頫和朋友酒茶闲聊后,展纸背临唐贤法帖,临后才拿法帖一一对照。清人王潜刚评王铎云:“觉斯之书,兴到则书自作诗,酬应则背临《阁帖》一段。”清人宋曹《书法约言》中说:“初作字,不亦多费楮墨,取古柘善本细玩而熟视之,既复,背帖即索之。”临帖一定要能背,能背临,帖字才能为我所用,不背临,帖上的字永远是帖上的。像钱一样,装到你口袋里才是你能用的钱,别人钱再多,银行钱再多,也不是你的。不背临,临时找帖,就像急时向人借钱一样。背什么?除了文字内容外,就是要把读帖的内容记在脑子里。读出来只是第一步,背过记住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学书法,大概要临好多帖,都背临不可能,但几本决定自己学书方向的帖,一定要背临。如学行书,《王书圣教序》、《兰亭序》,是必须背的;学草书,王羲之的《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也是必须背的。其他行草法帖,可根据需要,或涉猎,或泛临,也可重点背些片段词句等。当你能背临那几部法帖后,就会举一反三,以后的学习就容易得多了。正如米芾所言:“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
选临与通临 这是两种不同的临帖方法,初学时可选临,选字、选行、选页,逐步推进,切勿一开始就通临,形成抄书。至于怎么选,因人而异。有人告诉初学者,可选帖中写得好的字临。但这很难操作,哪个好,哪个不好,很难说,因为随着审美观念的提高,看法也会发生变化,原来认为好的,现在觉得不那么好了,原来看不顺眼的字,现在却喜欢了。但可选自己觉得点画和结构好掌握的字先临。待基本掌握后,可选行、选页,一个礼拜就临这几行或这几页,下周复习以前临过的,再增加几行几页,这样滚动前进,时间长了,也就通临了。有人觉得不必通临,认为通过选临掌握基本规律就可以了。其实,通临对整个章法、气韵的理解,前后布局的启承转合,都有好处。有些篇幅较大的作品,前、中、后会有不同的写法,有时变化很大,都须在通临中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通临对学书人的意志,耐性的磨练,也很有好处。
像与不像 这个问题颇有争议,有人认为必须求像,有人认为不必求像,太像了会束缚人的创造力。其实,像与不像,在学书的不同阶段要求是不一样的。初则必像,继则略像,终则不像。初学时必须求像,只有像,才能学到法帖中点画结字的规律,一开始觉得可以不像,又何必临帖呢?至于学了几年,自己的审美水平提高了,对帖的字,也有自己的想法了,在基本求像的基础上,做些细微的变动是完全可以的,甚至加点别人的味道,也是允许的。又过了多少年,吸收了多家的长处,自己的风格基本形成,自然就不像帖的字了。这时候再去临帖,就不会如初学阶段那么像了。如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临汉隶,基本上是以已意写汉隶,和原帖太不一样。
实临和意临 这是争论比较大的一个话题,实临好说,对着法帖,但求其像。意临则众说纷纭。常见报刊上登一些所谓意临的作品,实在和临帖沾不上边,只是打着意临的招牌,随心创作而已,不属于临帖范围。笼统讲意临,究竟是临帖之意,还是以己意临帖都说不清。有没有意临呢?有。如何绍基临汉隶,历代名家临《兰亭》,前者以己意临汉隶,但仍受汉隶的制约,后者尽量临出原帖之意,实际上已有个人的理解,已有个人之意。王铎临《阁帖》,拓而大之,也属意临,但实际上已是名副其实的创作了。看来,要把帖上的意临出来,实在太难了。原因很简单,原帖表达的是古贤之意,我们拿笔临写只能表达我们之意。看起来是同一个字,帖上的字和我们临出来的字,所达之意是不同的。意临这个说法很不精确,实难把握。所以,学书还是老老实实对临比较可靠。当然,实临也不是亦步亦趋,到一定时候,遣貌取神也是必然的,但不是什么意临。
形与神 常听到这样的教导,临帖要先求形似,后求神似。大家似乎都接受了这个说法,同时又把这个说法传给后学之人。仔细一想,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做不到的。因为形与神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表现神,神寓于形之中。形离了神,就是没有灵魂的墨线,神离了形,就是孤魂野鬼。抓住了形,也就抓住了神,不可能先求形后求神,二者是同步的,不可分割的,不分先后的。所以,临帖只能从形入手,神也就在其中了。形像几分,神也就像几分,形东倒西歪,神就颠三倒四。当前社会上一些作品字形的扭曲,实质上是心灵扭曲的表现。我们临的形与古贤接近了,形所表现的神也就和古贤接近了。书法是不可重复的艺术,不可能完全像,所以孙过庭说“拟之贵似”,只能是尽量求像,形之贵似,神亦贵似。临帖,说到底是借古人之形,来抒我们的情了。
临大与临小 常听人说,写字要先大后小,能写大才能写小,而写小字习惯了不会写大。其实这话是有来头的。王羲之启蒙老师卫夫人曾说,学书先宜大,不宜从小。但她说的大有多大呢?三四公分而已,和绳头小楷比是大了,最多象我们今天说的中楷,并不是说大就八九公分大,十几公分大。到碑林去看看,十公分以上的字很少。初学临帖,最好和原帖字大小相当,略大略小都可,这样好比对,字的大小粗细变化及字形结构好掌握。现在时兴放大本,比原贴清晰,再经过修饰,石刻拓本中看不清的地方,看得清楚了,有助于人们读帖。但放大总有失真之处,一大一小的神韵也会发生变化。真正想临像,还是和原帖字大小相当为宜,待基本掌握后,基本像了后,再逐步放大,这样效果会更好。
大形与细节 临帖时,首先要抓大形,看准一个字是长是扁,是窄是宽,是方是圆,要做到大形不定样。抓大形,读出来只是第一步,还得眼睛抓住,手能写出。时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字明明是长字,他却写短了,明明是方块字,却写长了,还说我是反复看清楚才写的,当别人对帖检查,指出问题时,才恍然大悟,“我怎么没看出来?”抓大形也不是说说就能抓住的。眼力的训练还有待时日。重要的是要丢掉头脑中固有的字形的概念,认真分析帖的特点。注意了大形, 还须注意“细节”,克服“差不多”思想,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读帖中提到的那些内容,就是细节。大家与大家的区别,往往表现在细节的处理上。如对竖钩的处理,王羲之、颜真卿、米芾是不一样的,要细细区分。成功学有一本书叫《细节决定命运》,书法上有一名言,叫“纤微向背,毫发死生”,是南朝王僧虔《笔意赞》里的话,说明细节的重要,关乎到一个字的生死命运,我们不得不警惕。
临帖遍数的多与少 这里的关键是临帖的质量,是否精准,像不像。如果把精准和像不像作为标准,精准的少,胜过不精准的多,但如果遍遍都精准,都很像,惟妙惟肖,那遍数的多,就胜过少了。如果不谈精准,不谈像不像,只管多写,遍数再多,也只是抄书而已。这里又涉及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二者也是对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达到一定的质量,还须一定的数量,要达到精准,要临像,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数量来保证,反复多次,逐步接近。有人说,帖临一百遍容易,临好难,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就从容易入手,管他怎么样,先精准临一百遍吧!一百遍后,原来的难大概也不那么难了。当代一位著名老书法家谈自己临帖,凡临不够一百遍的,就认为没有临过。凡说临过的,都在百遍以上,重点的帖都临过数百遍,个别的还临过上千遍。拿这个标准看,我们临过几本帖?当然各人情况不同,不能一样要求,但一定的数量是必须的,不断地重复是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途径,只有不断重复,才能精熟,熟能生巧,巧能生花,不熟,一切免谈。不要企图临个两三遍,就能学到什么。
临帖速度的快与慢 这与学书的阶段,临帖的目的及该帖在学书过程中的作用有关。初学阶段,自然慢些。而写得快,恰恰是初学者易犯的毛病,看不准,还下手快,自然不像。临的多了,脑子里有帖了,有字了,自然快点。取法立法的帖,不但临帖遍数多,还须慢慢体味,而泛临的帖,快一点,体会一下即可。当然,快和慢又是一对矛盾,是相对的,究竟一分钟写几个字,很难作出具体要求。而且快和慢,也不是匀速运动,快就一味快,慢就一味慢,而是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所谓写一字须几疾几迟。但无论快慢,都必须点画到位,结构准确。有人训练学书者快书和盲书,既练精准,又练速度,值得借鉴。启功先生比喻写字如火车过站,慢车大小站都停,快车小站不停大站停,但小站不停也得经过呵。这个比喻很形象,无论快慢,精准第一,不能超越,不能脱轨。实际上慢有慢的好处,快有快的作用。对赵孟頫日写万字,康里子山日写三万字,文徵明一天写十本《千字文》的记载,多数人赞叹不已,也有人认为不可能。不要去争论古人能不能做到,先看看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说赵孟頫的十分之一,日写千字,能不能做到。我总觉得,他们其所以伟大,总有常人不可企及之处。古人讲遍临百家,米芾把内府藏帖一一临过,没有一定的速度能行吗?我们在精准的基础上,加快点速度,多临几本帖,总有好处吧!
专临一家与遍临多家 古人云:“多则惑,少则得。”学习书法,特别是老年人学书法,更宜少而精,专于一体,精于一帖,假以时日,必有收获。赵孟頫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报载,有人临《王书圣教序》数十载,成为名家。一些人临得太杂,不断换帖,看似多,收效却不大。其实,专临一家与遍临多家,也是相辅相成的一对矛盾。初学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临好一本帖,临熟临透,能对能背,能用其意进行创作,然后可换临他帖,待掌握后,再换再临。这也是博与专的关系,只专不博,营养不良,路子太窄,终究专不深,只博不专,面面俱到,终无深度,很难形成创作能力。博,也不仅指写字、临帖,还有字外功等。我们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在博的基础上求专,才会长进。书法之理是相通的,各种书体,帖与帖之间的法也是相通的,临好一本帖对临其他帖,大有帮助。多临时还须注意,不可平均使用精力,对基本的经典法帖,对可能形成自己风格的法帖,要多临,精临,其他则用力少点,同时还要不时回去光顾,以丰富基本法帖,不能临谁就跟谁跑了,那样很难形成比较固定的风格,也谈不到专。实际生活中,临多临少,还须根据个人的精力、时间、兴趣爱好,由自己决定,不能一概而论。
临古与临今 学书从古入手好,还是从今入手好,大概很难统一,虽然多数认为从古好,但历史上也有学今人而成名的例子,最著名的是宋代吴琚学当朝米芾,也成为一代名家。历史上每一个大家周围都有一大帮学生,一大堆粉丝,学老师是难免的。但好的老师总是告诫大家,不要学老师,而要学习古代经典法帖。因为古典法帖经过历史检验,成为公认的规律,几乎是永恒的。而今人还未经时间考验,能否留下来,成为法帖,还是未知数。历史上学书者,何止千万,被称为老师者何止千万,但留下来供人们学习的就那么多。当今书坛,“泰斗”,“大师”满天飞,人们学习书法还是那些公认的古典法帖。今人也有可学之人,就是那些逐渐被人们公认的大师,如于右任、启功、沈尹默、白蕉等,也可以学。书法纯粹是个人行为,如偏爱那一家,或自己的老师,也可学,但不能局限于今,应把今视为通向古典的桥梁,看他们是怎样从古典走到今天的,要学今人之所学,而不拘泥于今人现在的面貌。这样,学书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扎实长远。至于今人谁的卖相好,临作可卖钱,不属于学书范畴,不可效仿。学书还是以学古为主,而不弃今人,主要应当从古典法帖中汲取营养。
临帖与选帖 临帖先要选帖。如何选帖也是十分难办的事。有人告诉我们,要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喜欢什么帖就选什么帖。问题是在缺乏鉴赏能力的情况下,什么是喜欢的帖,自己也不知道。况且兴趣往往靠不住,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就是喜欢的帖,在书法史上处于什么地位也不清楚,盲目喜欢。比如有人觉得简书、砖书很有趣,一开始就临,纵然下了很大功夫,效果也不会好。因为这些字取趣可以,不能作为法度去学。当今一些丑书,也得到一些人喝彩和喜欢,能作为法帖去临吗?还要看到,历史上留下的墨迹,浩如烟海,有经典的,有非经典的,有的值得学,有的不值得学,有的已被历史淘汰。要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一本帖,实在困难。有的是什么都喜欢,都想临,有的看人家临出成果,也跟着去临,长时间左冲右突,焦燥不安,枉费时日。这时候,别人的建议和推荐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要明确方向,学什么书体,篆隶?还是楷行草?每个书体里有哪些经典法帖?先临什么,后临什么,怎么换帖等等。这些问题基本了解后,由学书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种,选定后就临一段时间,觉得还顺手,就继续临下去,觉得别扭,与自己兴趣不合,再调整,不行,再调整,反复几次,直到自己喜欢。所以,选帖还是要把理性和兴趣结合起来,走正道,选择古代经典法帖,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不要轻信什么走捷径、闯冷门的胡说八道。
临帖与创作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但仅仅是手段,不是为临而临,而是为了从先贤法帖中学得法度,最终形成自己的书写能力,能随心所欲地创作作品。临帖是基础,是为创作服务的,临得好不好,能否创作是检验。临得还不错,一写作品,又回到老路上去了,每个学书者都会有这种感觉,这只能说明临帖还不到位。怎么办?一是再临,临熟临透,熟就是熟练,最好能背临,透就是吃透法理,知道每一点画、结字以及字的相连和变化规律,做到胸中有字,字中有法。二是集字创作,这是初学创作必由之路,尽量使用帖上学过的字,帖上没有的字,也会用偏旁部首、点画及笔意拼写,这样才能学用一致。集字并不是简单地把帖上的字排在一起,还要根据创作的需要,对其大小、粗细、开合、纵横、墨色等,稍加改变,这样,集字已有创作的因素了,集字创作可以养成用帖的习惯,克服临创两张皮的现象。当创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感到进步不大,需要再提高的时候,再回过头去临帖。总之,创作中碰到的问题,都应该到临帖中去寻求答案,同时从优秀作品中得到借鉴。学习书法当以主要精力临帖,多临少创。临帖是充电,创作是用电。只有在不断临帖中,创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以上十五个方面,是我们临帖中经常碰到的,这里重点谈了认识方面的问题,至于具体方法,各人情况不同,方法会千差万别,难求统一,这里就不赘述了。实际临帖碰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都必须认真对待。
学习书法,临帖只是第一步,而且是偏重技巧的一步,而书法不只是一门技巧,就是具备了一定的书写能力,也不一定写好字,因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现象,要写好字,还须具备许多因素,特别是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书如其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学书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修养,一要人品高,二要学养富,三要有悟性,四更贵有恒。最终决定书法格调高下的是人,是人的品德、学养、胸襟、气质。我们要给自己立下这样的宏愿,纵然字写得不好,也要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有高尚道德的人。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