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画大师论述意象迹三位一体
张勃兴
中国古代众多著名画家都认为,中国画最大的特征之一是意象迹三位一体。最近,我翻阅了古今一些大师的论述,深得启发,受益匪浅。把他们的一些论点加以选录、整理,以求进一步学习借鉴,并愿与画友们共赏。
一、天地统一说
翻阅古今画册从中发现,中国画中有一组组相互关联的组合,这就是所谓的意、象、迹这三位一体。
意是指主体,即画家的心灵与情感;象是指自然现象,也就是物象,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迹是指画面,是画家通过笔墨对自然物象的反映,是画家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结合。
中国画家在反映自然物象方面有许多杰出创造之举,而且源远流长,不少外国人士也承认这一点。日本著名学者笠原仲二在其所著的《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一书中,就认为中国画家总是把美与真作为同义语,而真也就是指物象之源或物象的本体。
宋代苏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他仔细观察事物,以求取得对真实物体的认识,用画家们的话来说就是“师造化”。中国画家把观察大自然称之为写生。人们总是强调多观察自然事物,细心揣摩、体会与掌握物象的真谛。但是中国画家所说的观察,与西方画家的观察方法并不相同,中国画家讲究“散点透视”,而西方画家主张“焦点透视”。
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一书中,对散点透视的认识是:“学画花者,以一株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当然这是指画花鸟画,而画山水有些画家认为“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而近者则不能究其错纵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郭熙主张用“全面记忆法与概括提炼法”进行观察。
全面记忆法,说的是中国画家不像西方画家那样注重写实,不是从单一角度去观察物象,而是对物象的形态、面貌进行深入观察、深刻感悟,最终所创作的作品才能真正给人们以全面认识;概括提炼法是指通过所观察到的物体,经过精心提炼所得出的简化物象形象。最终画家对这两方面经过长期观察获得切身体验,才能化为笔下的超越了自然的作品。
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
造化是指对自然的认识,造化与绘画技巧之间紧密相连,强调画家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意义。唐代画家张璪把这种认识概括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这方面,明末清初的龚贤做得十分出色,他说:“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他所说的造化是指道,也是指领悟宇宙运行规律。画家们一定要加深对道之体会,凭借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造化之美妙体验去描绘山川之美。他们这些话的中心意思都是强调画家的情感一定要同大自然融合。比如许多大画家为什么能够把无生命的山川和岩石画得那么粗犷,富有生气,而在画花鸟时常常是对花传情,对鸟表意,以形写神,神型兼备。正是因为他们总是能够全方位立意、把自己的情意紧紧地融入到作品之中。英国大文学家济慈是这样说的:“要把自己原有的一切抛开,全身心地投入到客体,形成物我合一。”一幅成功之作必须形态和质感紧密融合,把自己的感情充分体现出来。范宽的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正是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说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师于物与师诸于心”。
山水画发源于魏晋,至五代与两宋而盛,当时诞生了《画山水序》等著名著作。魏晋六朝的山水画,特点是把山峰画得一一排列,而所画之水看起来不能浮起船,画面上的人往往比山的体型还要大,画树则缺少错落之感。到了初唐,闫立德、闫立本兄弟以及杨契丹、展子虔等人的画,虽然注意把山水与建筑物结合起来,透视感得到一定程度加强,但是景物的势与神韵仍然显现得不够,直到张璪的山水画才真正出现了这种状态,可惜他的作品过早地失散了。
据《宣和画谱》记载,北宋画家易元吉为了取得观察大自然的亲身体验,曾经遍游于湖北、湖南一带,遇到山川和动植物就久久停留,仔细观察。后来他定居长沙,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了许多植物,建起园林,堆起假山,养育动物,随时观察动植物的真实生长状态,达到痴迷地步。
而范宽不但十分重视师诸物,而更重视师诸心。他认为“对于画家来说,最关键、最核心的要求是忠于自己内心之召唤,应该体现出自我内心之真实,只有通过自己的悟性与创造,才能真正了解物象的自然幽深之处,充分领悟自然之真谛”。他的这种认识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他的画不仅画出物象之形状,而且更体现出了山水之本源,真正达到了为山水与花鸟传神之境界。
元代赵孟頫在这方面同样有着十分深厚的造诣,他力排元代初期一度在画坛出现的浮华技巧与俗套情调,强调要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将质朴与雅拙视为美学的标志。从而唤起众多文人画家积极行动起来,使文人画在元代逐渐走向成熟。而近代的徐悲鸿、张大千和齐白石等大师们也是这样。
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说
画家们的创作是自然与心胸的紧密融合,有人把它称为天人合一,而对绘画艺术来说,则是指“师造化”,这要靠画家的观察、思考和悟性而得。所以说画家的艺术天分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苏轼是一位艺术天分最杰出者。他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但他自己却谦虚地说缺乏这种长处,他主张画家一定要有道有艺,有道而无艺则物不形于心。他向人们讲述自己学习画竹子的故事,认为最根本的是要理解竹子的生长规律,即所谓胸有成竹,这样画竹子时才能奋笔直遂,但是只有这一点还不够,必须艰苦地练习技法,他主张要“心手合一”,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画家。
清代郑板桥在这一方面的认识是,最重要的要有两个转化过程,即从观察大自然的象,到形成于画家心目中的意;由画家心中之意,转化为画面上的迹。画家不能过于追求所画物象的逼真,因为这样会损害画的艺术性,这也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分水岭。明代沈颢认为画要“似而不似,不似而似”。近代的黄宾虹也说:“绝似物象者与绝不似物象者,皆欺世盗名之画,惟绝似又不似之物象者,此乃真画”。而齐白石则认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我在前边着重是介绍了一些大师关于画山水画方面的论述,现在再来谈谈他们是如何论述写意花鸟画的。什么是写意花鸟画?有位画家说,写者,骨法用笔也;意者,意趣也。也就是借花言志,依鸟抒情。所谓骨法用笔是指表现事物时要有骨气感,有人说要借鉴书法用笔,或者叫借鉴草书用笔。清朝徐渭说过:“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董棨也说“画即书之理,书即画之法”。
写意花鸟画源远流长,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唐代的边鸾之翠彩金羽,南唐徐熙画鸟时之传神写照,后蜀黄荃以勾勒晕彩等等,都为写意花鸟画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北宋时期,随着文人画的涌现,写意花鸟画应运而兴,与鼎盛一时的工笔画花鸟画分庭抗礼,并与山水画、人物画形成三足鼎立、并驾齐驱之势。
近年各地出土文物证实,从东汉、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写意花鸟画之雏形,“简笔疏体”花鸟走兽在一些古墓壁与墓砖上已经出现,这种写意花鸟画用笔奔放简括,形象生动。到了唐代这种画在墓室中更是屡见不鲜,甘肃、新疆等地皆有发现。到了宋代,苏轼与文同等人更是诗画抒怀,随意点染,所画之木石花鸟,用笔简练,别出新意。南宋的牧溪和尚尤为突出,当时还有梁楷和金朝的王庭筠等,也都是写意花鸟画的大家。
到了元代,工笔花鸟画进一步走下坡路,而潇洒简逸的写意花鸟画更为振兴,尤其是赵孟頫提倡书法入画,画水墨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风日益兴盛,在这方面涌现出柯九思、王冕、倪瓒、吴镇等大家。
到了明代一些帝王秉承宋徽宗遗风,钟情绘画。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大批不同风格的写意花鸟画家,其中包括林良、吕纪、唐寅等成为带头人。还有徐渭、陈淳等人,他们的画风是不求工而见工于笔墨之外,不求秀而含秀于笔墨之中。
延至清代的朱耷、石涛等人,以其古拙与生动神奇的造型、圆润有韵与酣畅豪放的笔墨、近乎抽象与新颖空灵的构图,震撼着写意花鸟画画坛。乾嘉年间,“扬州八怪”被人们称之为革新画派,他们当中一些人冲破传统画派的束缚,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大大推进了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清代后期,先后出现了赵之谦、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一代写意花鸟画大师,他们承前启后,各具特色。在他们的影响下近代一批写意花鸟画大师,如徐悲鸿、齐白石、高剑父、陈半丁、潘天寿、张大千等人相继鼎立于画坛,为发展写意花鸟画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近年更是人才辈出,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可以预料传统写意花鸟画,在不断革新的道路上必将继续大踏步前进!
历代写意花鸟画大师尤其强调写意美,什么是写意美?这是指物与自我互相转化之美,它既非自然界之美,又非西方所说的“抽象美”。而应该是前边所说的似与不似之间的美。意象美应该是立体的美,也就是自然界美的升华。我认为画家心目中之花并非自己眼中之花,应该是在感悟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构思所再造之花,也就是说要具有笔情墨趣立体之美。
这里我还想说说如何更好地学习画山水画与写意花鸟画的问题?首先要从临摹入手,许多著名画家都认为,临摹是学习中国画传统技法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国画的主要途径。我把它称之为学习国画的奠基石。因为通过临摹可以深入体会中国画家传统的审美观、造型观以及大画家独具匠心的立意手法与表现技巧。举凡有作为的画家,无不在临摹上狠下功夫,绝无其他捷径可走。
第二、要苦练基本功。初学者最大之忌在于急于求成,怕下苦功夫。郑板桥就狠批过这种现象:“不吃苦而求速成,只会落得少时浮夸,老来窘困而已”。吃苦就是指要老老实实地去临摹,对传统技法刻苦钻研,在此基础上要踏踏实实地对生活进行观察,在创作上反复实践,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加强画外之功的锻炼。这里指的是思想情感方面的问题。鲁迅说过,美术家固然必须有精熟之技工,但尤须有进步思想与高尚的人格,其实作者的作品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
第四、要经常深入生活,熟悉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若干年前,我阅读一本书时,见到有位西班牙建筑大师说过这样的话:“最伟大的书一直在我们面前打开着,我们唯一需要努力去读的书就是大自然。”我看这是真理,希望大家去更多地认真拜读大自然这部书。要对物象多观察,多剖析,深刻了解其内在规律性之真,所以除专业画家需要经常深入实际写生外,业余爱好者也可以适当深入下去,体验大自然之美。
以上只是简要地介绍了一些大画家们的见解,只能梗概性地说说,挂一漏万。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陕西老年大学省级老领导书画班学员,此系作者的学习笔记,也是向书画班的汇报)
写于2016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