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基本走向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陕西老年大学副校长 白向华
人生三十而立。陕西老年教育的发展,以陕西老年大学1986年建校为标志,已经走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是老年教育事业从零起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扩大发展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是老年教育从必然王国肇始,由对其不甚了解,到一步一步加深了解,逐步掌握其规律,不断向自由王国迈进的三十年;这三十年,也是几代老年教育工作者辛勤工作,艰辛探索,推动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成长进步的三十年。三十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三十年的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我们的目的,就是以三十年为新的起点,学习借鉴前人经验,牢牢把握老年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抓住工作重点,把今后的路走得更好,不愧对前人,不愧对今人,不愧对后人。
一、陕西老年教育发展三十年的基本轨迹
1986年6月3日,陕西省委常委会决定举办陕西老年大学,并任命了领导班子成员;9月15日,召开“陕西老年大学成立暨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这也是陕西老年教育的发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陕西老年大学由建校之初的几个专业、少量班级、不足500名学员,发展到现在7大系别,19个专业,200多个班,7000多名学员(最高曾达到8000多人),另有分校近20所,学员1万多名,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在全国较有影响的省级老年大学,较好地发挥在全省老年教育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以陕西老年大学为“火种”,全省老年教育一生二,二生三,已成燎原之势,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省市县三级老年教育网络,并正在向街道乡镇和社区延伸,已经建立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约500所,在校学员10万多人。
我省老年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上世纪末,是我省老年教育的探索发展阶段。在陕西老年大学成立后,我省各级各类老年大学的建立如雨后春笋。1987年7月,陕西老年大学第一、第二分校成立;1989年10月5日,我省第一所民办老年大学“碑林区兴庆宫老年大学”开学。1990年4月14日,我省第一所地市级老年大学——渭南老年大学成立。1991年7月2日我省第一所县级老年大学——韩城老年大学成立。到2000年,我省共建立省级老年大学一所及分校23所;地市老年大学6所,占地市总数的60%;县级老年大学22所,占县(区市)总数的20.8%。总计这个时期全省共建立老年大学(学校)约60所,在校学员约3万人。在办学模式上,这个时期主要是由离退休的老领导牵头挂帅,老干、教育等有关部门参加,成立校务委员会等协调议事性质的宏观管理机构,老干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学员以离退休干部(前期是离休干部)为主,学科及专业设置较少,但突出政治建校,时政教育开展比较经常,尤其是经常邀请现职党政领导为学员作形势政策报告,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担任校领导的老同志表率作用强,管理规范,是这个时期老年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保障条件上,除极少数者,基本未明确机构规格及人员编制,经费也无有效的机制,主要靠老领导争取,特别是有的市县老年大学(学校)由于缺乏经费、场地保障及其它原因,办学非常艰难,个别的甚至办办停停,几经周折。这十五年,我省老年大学只是从少数起步,且举步维艰,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总结了经验。
第二阶段,2001年至2011年,是我省老年教育较快发展阶段。经过这十年发展,到2011年,陕西老年大学建成分校30多所,10个设区市有9个建成老年大学,建校率达到90%;县(区市)共建立县级老年大学65所,建校率达到61.3%;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老年大学及分校约30多所。全省共建成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约150所,在校学员达6万多人。促成这十年我省老年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从总体上进入人口老龄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注重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同时,把发展老年人的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养老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大了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建成了一批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设施。二是这十年离退休干部的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退休干部人数超过离休干部成为主体,退休干部由于受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水平总体上比较高,上老年大学、继续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三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保障水平普遍提高,各级老干部门的工作由过去主要抓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转而更加关注政治待遇、文化待遇的落实,特别是更加重视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发展。四是城填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人数急剧增加,城镇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老年人生存状况整体得到改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旺盛。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就像肥沃的土壤,催生了一大批老年大学(学校)。
第三阶段,2012年至2014年的三年,是我省老年教育攻坚发展及三级教育网络基本形成阶段。虽然经过二十五年的发展,但到2011年底,我省仍然有1个设区市、41个县区未建立老年大学,分别占到设区市、县区总数的10%、38.7%,这一状况,使本来就相对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滞后的我省老年教育,显得更加根基不牢,成为“短腿中的短腿”。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41个未建立老年大学的县区中,仅国定贫困县就有30个,占73.2%;二是部分县区党委、政府对老年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摆不到位置,也包括这些县区的组织、老干等部门对老年教育协调、争取不够,有畏难情绪,致使工作难推动,老年大学迟迟建立不起来。针对这一情况,陕西省委老干部局、陕西老年大学采取了三项举措来推动县区建校工作:第一,通过有关媒体对领导专访、组织专题报道等形式,定期组织老年大学校长培训班等形式,加大老年教育宣传力度。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提升各级老干部门的信心和决心,克服在发展老年教育方面的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形成各方面关心关注支持老年教育发展的环境、氛围。第二,于2012年召开老年大学建设现场会,专题部署县区老年大学建设情况。省委老干部局、陕西老年大学明确要求各市在三年内全部扫除老年大学空白县区,各市委老干部局长分别在会上表态,提出各个扫除建校空白点的计划、措施。第三,加大建校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按照三年扫除建校空白点的目标,省委老干部局和陕西老年大学在逐年进行会议安排的同时,专门下发了《关于对市、县(区)老年大学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的通知》,组成四个调研督查组,分别深入到各市及重点县(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老年大学建设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调研。2012年现场会后,各级党政领导切实提高了对老年教育的认识,逐步把老年大学的建设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各级老干部门把老年大学作为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广泛宣传,多方争取,积极筹资,加大投入,县区建校步伐明显加快,到2014年底,县区建校空白点基本扫除。
二、陕西老年教育三十年的基本经验
基本经验,不是指操作层面的具体措施或形而下的方法,而是规律性认识或形而上的理性思考。可以作为陕西老年教育三十年基本经验的,最少应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办学理念的认识的逐渐深入,是老年教育不断发展的思想基础。30多年前,老年教育从零起步,人们对其性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都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开始时,绝大多数老年大学的目的是追求快乐、满足兴趣、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康乐型教育,把快乐学习、兴趣教育、促进健康作为出发点,贯穿到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及学员管理等各个方面,将是否增进老年人的快乐、健康作为教育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在老年教育实践过程中,人们又逐步认识到,老年教育还具有拓展交往、补偿需要的功能。老人退休以后,从职业人重返家庭人,为避免自己局限于家庭这个小圈子,需要借助老年大学这个平台,重新融入社会,需要拓展交往,重新构建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 开始新一轮的社会化过程,或者叫第二次社会化;再者,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以后,基本摆脱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义务,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展,以弥补年轻时留下的遗憾,这就是补偿需要的教育。随着老年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2009年以来,陕西老年大学敏锐地认识到,老年教育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目的、功能,有各种不同的工作属性或学科属性,但从本质上讲,仍然应当属于大教育的范畴,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就是培育人,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陕西老年大学这一认识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业内外人士的认同。新的时期,老年人再次走进课堂,接受旨在提高各方面素质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也成为老年人克服离退休后的失落和不适应,重新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正确位置,为社会和谐发展传递正能量,从而再次得到社会认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所以,老年大学的教学重点也就必然要从康乐型教学向素质教育转移。正是这个对老年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才使得老年教育形成了从自由发展,到规范发展,再到科学发展的深化、升华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管理的不断规范,质量的不断提高,是老年教育不断壮大的内部因素。绝大多数老年大学在兴办之初,政通人和,事来兴旺,风生水起,“其兴也勃焉”,但确有起步很好的一少部分老年大学,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后来由于不重视管理,不注重提高质量,致使好教师留不住,学员流失,凝聚力、影响力下降,有的没几年就名存实亡,“其亡也忽焉”,有的多年“原地踏步”,没有大的发展,错失了发展良机,十分令人痛惜。实践反复证明,老年教育的发展,发展环境和外部条件、政策资金支持等固然重要,但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内部因素,是我们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是学校的管理和办学质量。重视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学员管理等各个方面,提高了学校综合质量和学员整体素质,就会产生无形的影响力、凝聚力,学员队伍就会越来越壮大,师资队伍也会产生集聚效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老年大学就会越办越好。
第三,切实做好学员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老年教育的本质要求。离退休干部和广大社会老年人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资源和执政基础。在老年大学学员中,离退休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党员占有很大比例。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老年大学是一个重要的阵地和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做好物质养老、生活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养老、精神养老,老年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所以,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老年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自觉地把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搞好老年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到在办学理念中有体现,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中有安排,在学员班委会和党组织建设中有保障,在日常的学员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落实,在教学考核和表彰奖励方面中有要求,贯彻到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
第四,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的适应,是老年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陕西老年大学提出并实施的“以教学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作人员为保障”的思路,可以说是对教师、学员、管理人员三者在办学中的科学定位和理性总结。从三者的地位上讲,应当说学员是第一位的,老年大学是为学员而存在的,以为学员服务为宗旨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为学员服务的,是从属地位。但从三支队伍的建设的重要性上讲,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则处于第一位,如果没有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管理人员队伍,由谁来建设教师队伍,又由谁来组织、引导学员特别是学员骨干队伍建设呢?所以说,从三支队伍建设的关系上讲,管理人员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它在三支队伍建设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中,必须把选好培养好校长作为重中之重,要对校长的角色和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将校长培养成中国特色正确办学方向的把握者、了解老年人特点的科学教育理念的倡导者、艰苦创业精神的推动者、改革创新的开拓者、善于学习的引领者。校长的素质与能力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不断进取精神与管理创新能力、战略规划眼光与研究问题能力、团结协作与沟通交流包括地区和国际合作能力。提高校长的能力,除了岗位实践锻炼外,必须适时组织各级老年大学校长进行培训,以创新办学理念,培育战略眼光,理清教育思路,提高素质能力。要把建设爱教育、懂教育、会管理、能干事的管理人员队伍作为一项长期、艰巨但又紧迫的任务。当前普遍令人担忧的状况是,为数不少的工作人员,虽然在老年大学工作多年,但由于不了解教育,脱离教学一线,对具体的教学活动知之甚少,可以说是一个不懂教育、脱离教学的管理者。这样的管理队伍,又如何组织和指导教师队伍、学员队伍的建设呢?又如何推进老年大学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呢?解决管理队伍能力和素质不适应的问题,必须抓住四个环节:一是体制上改革。大幅度压缩校机关工作人员和二线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充实一线教学管理人员,普遍推行学校管理人员兼任院系主任、班主任的人事制度。二是制度上配套。建立校长听课制度、工作人员跟班制度、工作人员参与教学评估和评价制度,这些制度应有刚性的时间安排,有具体的工作任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并与工作人员的实绩挂钩。三是干部使用上落实。老年大学工作人员的提拔重用,应从制度上保证有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经历者优先,教学管理成绩突出者优先。四是培训上跟进。这种培训要突出实践性,重在组织工作人员,多学习和交流,接受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逐步成为熟悉现代老年教育的学习型管理人才。
第五,适合需要的校舍、设施、经费保障,是老年教育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校舍选址位置适中,交通便利,校舍面积应最小达到每人次1平方米以上,还应有一定的校园面积和室外活动场地、绿化面积。在设施配备方面,应装备局域网并发挥作用,有书画、电教、器乐、声乐、形体等各种专用教室,特定教室应配有多媒体、投影、教学演示系统等,学员在3000人以上的应有图书馆、资料室。同时,还应配备安全、卫生、消防等应急设施设备,供热制冷设施,楼梯楼道扶手及厕所蹲位拉手等。在经费方面,除了满足需要的日常办公经费外,应按照在校学员人数专门将教学经费列入预算,按照当前通行水平,应不低于每人400元。
第六,领导重视,体制和机制科学,是老年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领导重视方面,党委政府要制定老年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落实规划的年度工作安排和具体措施,老年大学有独立法人资格,列入公益类事业单位,适当的人员编制,足额的经费预算等。在体制和机制建设方面,应有明确的、上下一致的党政领导明确体制、党政部门主管体制,党政对老年教育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机制、以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为载体的指导协调机制、督促检查和考核机制、以学员为基本要素的经费保障和落实机制等。
三、转型期陕西老年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什么是老年教育的转型期,就是老年教育从自由发展到自觉发展、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从粗放发展到科学发展的过度时期。不同地区的老年教育,这个转型期有长有短,但基本特征、基本走向有共同之处。笔者认为这些基本走向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发展方式上,由过去的重点抓建校、扫除老年教育空白点、扩大学员规模,向以内涵式为主的发展方向转变,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
二是在发展格局上,由过去只有省、市少数几所老年大学,到现在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网络,向全面建设老年教育五级网络转变,在建好办强省、市、县老年大学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街道(乡镇)、社区基层老年教育,实现老年教育的机会均等、成果共享。
三是在办学目的上,由过去的活动型、康乐型更加自觉地向教育型、提高老年人综合素质型转变。
四是在学科构成上,由过去的以文体、文艺娱乐为主的较单纯的学科建设,向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更加全面、科学的学科构成转变。
五是在学员管理方式上,由过去以服务为主,向自觉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的方向转变,在强调服务的同时,更强调管理和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学员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正能量。
六是在发展模式上,由过去一个地区一个做法,不同地区不同做法,五花八门,向更加自觉地、分层级的政府主导下的多样化办学模式转变,省市县老年大学更加强调政府主导、体制推动、示范带动,街道乡镇及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基层老年教育更加自觉地强调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多轮驱动。
七是在组织领导上,由过去自由发展、各显神通,向更加注重规划、加强党政领导和宏观指导的方向转变。如上海、天津、山东、安徽、四川、贵州等地已经出台了发展老年教育的规划。适应全国老年教育发展形势,国务院也即将印发《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中办、国办今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将老干部(老年)大学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就老年教育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理顺机构性质、资源共享等提出明确要求。
四、陕西老年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老年教育发展正面临着重要而难得的机遇,能不能抓住发展机遇,谋求新的发展,我认为,把握发展规律,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是自觉运用五大发展理念谋划老年教育,制定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
1、要以老年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主要取向,贯彻好创新的发展理念。一是要坚持需要性与引导性、灌输性相结合,更加注重引导性和灌输性,创新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当前,在引导性学科建设方面,应大力发展文史类、书画类、传统文化类、地域特色类等学科建设及与课程设置,避免娱乐性课程“一科独大”的状况;在灌输性(或强制性)学科建设方面,应切实通过学前动员、集中教育、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等多种有效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家庭子女教育摆在老年教育中的突出位置,内容上有安排,教学上有落实。二是本着规范管理的原则,创新和改革招生制度和学制建设,由过去及目前普遍实行的“只进不出”、“有进无出”的单一学制或无学制向长中短不同学时搭配、高中低不同层次结合,学年、学期、讲座、论坛不同形式互为补充的灵活多样的学制转变,满足学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三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创新管理和服务体制,由过去老年大学一线的管理和服务主要依靠社会外聘人员,向外聘与在职相结合的体制转变,更加注重让在编在职工作人员在一线从事教学管理和服务,增长才干,锻炼队伍,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坚持靠制度和机制管人管理,努力在制度上创新,全面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教材管理、学员管理、教师考核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规范化、教材的统一化、教师的专业化、学员管理正规化、考核评价科学化。
2、本着区域布局合理、层级分工科学的原则,贯彻好协调发展理念。一是就某一所老年大学本身而言,校区、学科、专业、学员性别及不同学制之间要协调发展,做到校区特色互补、学科搭配科学、专业格局协调、性别比例合理、学制梯次推进的协调有序的发展态势。二是就某一个地域内的老年大学(学校)的横向布局而言,要做到老年大学(学校)规划科学、布点合理,方便老同志就近就地入学,比方说,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就应该做到使住在不同方位的老同志步行不超过30分钟就能到达一所老年大学(学校)。三是就某一行政区划内比如一个省内,各级老年大学之间要做到分工科学,互相促进。当前,尤其是在继续做大做强省、市老年大学的同时,突出抓好县及县以下老年教育的普及延伸工作。我们应当形成一个不同层次老年大学(学校)功能分层的理念,就是县以下老年教育重点抓基础和普及,省、市老年教育重点抓示范和引领。
3、本着教育优先、注重实践的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必须一代又一代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的艰苦卓绝的工作。必须从教育抓起,从理念植入抓起,使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既包括对少儿、青年的教育,也包括对成人的教育,当然也应当包括对老年人的教育。为此,老年教育就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学科建设上和教学内容上,贯彻到校园文化建设上、贯彻到学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上,让老同志养成绿色发展理念,起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传帮带作用,带动社会、带动家庭、带动儿孙以坚持有序发展、绿色发展。同时,在老年大学办学过程中,也要坚持将绿色、节约、节能、环保、低碳等要求贯彻到教学环境安排、物品采购、资金使用、具体习惯养成等各个方面,带头实践绿色发展理念。
4、坚持开门办学,坚持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坚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落实好开放发展理念。实践性、开放性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特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和开门办学的理念,将老年人的学习活动向社会延伸和开放,全面协调发展一、二、三课堂,深化学习,拓展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拓展第二课堂,就是成立活动小组和活动团队,巩固提高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和成果,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场所,带领学员练习、活动,弥补课时不足的缺憾。拓宽第三课堂,就是组织学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融入社区、城市和社会,通过政策宣讲、文化表演、关心教育下一代、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展现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成果,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同时,要坚持用世界眼光办老年教育,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外老年教育的先进经验,开设好外语及对外交流等课程。
5、实现老年教育的机会均等、公平合理,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在老年大学、老年教育中贯彻共享理念,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目前省会城市、大中城市的老年人机会多,上老年大学比较容易,而较偏远地区特别是贫困县、文化相对落后地区,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即使有机会上老年大学(学校),层次和水平也比较低,满足不了需要。所以要把新一轮的发展重点要放在贫困落后的地区,放在基层,要更加注重机会均等。同时,在同一区域、城市里面,同一学校内,有一些老年人想学的专业没有开设,或者说已经开设的专业人满为患,进不来,也是实现教育公平要解决的问题。
五、贯彻新的发展理念,重在落实,关键在提高队伍素质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促进老年教育科学发展,思路确定以后,重要的是抓好落实,关键在于提高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老年大学这30年发展,以前也有一些好的理念,也有一些管用的制度,但有些执行得不好,以致于有些事情半途而废。思路再好,关键要落实,在于有计划、有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坚持若干年,相信必有成效。落实得不好,关键是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到校班子成员带头,以身作则,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处室领导带头,促业务,促落实,带队伍;每一名干部和教职员工真抓实干,件件抓落实,年年有进步,老年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有希望。
(本文系作者在2016年全省老年大学校长工作人员培训班暨纪念陕西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座谈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