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朗诵人生
铜川市老年大学学员 刘艳
因为从小生长在农村,无论是乡亲四邻还是学校老师都是一口地地道道的老陕话,我当然也不例外。后来上了高中,学校要求讲普通话,我也曾经尝试着跟老师学习,但那时一心想跳出农门,课业紧张,这费时费力的事就放弃了。
直到后来参加工作,单位要求员工必须讲普通话,一次次的演讲比赛、业务经验交流和知识竞赛等都要求讲普通话,这个过程中也让我喜欢上了朗诵,可是这时才觉得自己是个土老冒,于是开始别别扭扭的说起了普通话,确切的说是初级的陕西版普通话,就这样几十年下来,我也算是能生硬地讲脱离了乡音的普通话了,但是对自己一直喜欢的朗诵,我这水平还差的太远。
今年退休后,我迫切地报了老年大学的朗诵班,先从普通话入手,慢慢学习自己几十年渴慕已久的高大上的朗诵。当我捧着课本坐在教室,一颗不再年轻的心瞬间砰砰乱跳,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漫过全身,就像回到年少时的校园,回到昔日的教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好好学习普通话,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好好学习朗诵。我的同学都是头发花白、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五花八门的所谓的普通话,河南腔、陕西腔、东北腔……老师就让我们学习朗诵的基础知识,饶舌饶唇,呼气吸气,打开口腔……然后带领大家读字读词读句子、学绕口令、贯口等。老师一点也不像在面对老年大学的学生,确切地说更像面对小学生,我们50、60年代的人空有一腔朗诵热情,但大多没有什么学历,给孙辈讲故事都要先查字典,老师教起来相当费时费力。
朗诵最基本要求是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发音标准、不能有错别字和方言音,连贯流畅,朗诵时要求气断而声不断,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要绘声绘色娓娓动听,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气上扬、语气下顿,语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发音要清晰饱满,语句里的喜怒哀乐要—一呈现,让别人感受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印,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引起共鸣,各种各样的章法举不胜举。
朗诵并不只是简单的把书面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要做到“用心吐字,用爱归音;言为心声,语为情动”。它绝对不是读书,要从文章的复述者到情感的表达者,最后成为心灵的感悟者,一步步走过这三重境界,让一篇文章融入朗诵者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与听众产生共鸣,表达出更丰富,更深刻,更有内涵的东西。
我的第一大难题当然是普通话,阴平阳平混淆不清,不会断句,不知道句子里的重点词,也不会停顿,不会用气,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一篇文章只能平铺直叙的读下来,根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加上文章不熟练,读起来都磕磕绊绊,更别说绘声绘色,娓娓动听了。好在老师在课堂上都会一一解读、领读、分析、哪里轻快、哪里低沉、哪里高亢、哪里舒缓、哪里欲抑先扬、哪里欲重先轻、哪里爱?哪里憎?哪里喜?哪里悲……即便这样,我还是不能很好朗读,乡音与口音并发,音量忽大忽小,嘴巴不听大脑的指挥,声音干涩无力不饱满。我一遍遍朗读一遍遍否定,一遍遍从头再来,以量变到质变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其次是胆量和台风,文章已经背诵的滚瓜烂熟甚至倒背如流,只要站在台上,那怕是在家里要录个视频,都胆怯紧张,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好,畏畏缩缩没有自信,更别说站姿表情了。
工作人员热情服务,老师尽职尽责,带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课堂氛围非常热烈,同学们学习刻苦认真,好像要把早年丢失的东西全部捡回来。一个学期老师春风化雨般教学,我也在学习中积累了许许多多朗诵知识,已经学会了朗诵诗词、散文、古文、电视解说词,虽然朗诵的不好,但进步也不小。一篇篇名家名篇让我感受到古人的智慧精髓人生哲理,在沉淀的诗词散文里洗涤自己的心灵。我爱朗诵古诗词,喜欢感受古诗词的豪迈、婉约、深情、浪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最最喜欢朗诵毛主席诗词,特别仰慕伟人一生的波澜壮阔,领略他“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王者霸气,“辽阔江山万里霜”的博大胸怀;“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宏大理想;“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壮志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生活态度。
毕业展演,同学们演出的《读中国》又把朗诵的激情推向了高潮,当同学们面带微笑自信地走上舞台,“我们和晚辈读中华的崛起,读复兴的希望,读团结的力量,读让我们众志成城辉煌的中国!”,观众热烈的掌声响起,再响起,经久不息……因为朗诵打动了观众,这就是朗诵的灵魂所在了,朗诵真像一面旗帜,宣传正义和真理,弘扬真情和正气,召唤人们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勇往直前!
如今我在《自信中国》里寻找自己的自信,在《读中国》里读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鞭策自己与时俱进,在《生如胡杨》里感受万物筋骨铮硬的不朽,在《南方和北方》里领悟祖国的壮美山河,在《祖国啊,我要燃烧》里读普通百姓心中灼灼闪耀,渴望为祖国燃烧贡献热能的呼喊…….
日子无法重来,人生更无回头,30年前的天空和今天一样湛蓝,只有在岁月的沉淀中继续抬头挺胸大步向前,才能无愧于社会滋润、无愧于父母抚养,无愧于太阳的东升西落,努力活出自己最积极向上的模样。
(签发人:铜川市老年大学校长吴元;报送人:铜川市老年大学王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