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办好专业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教学水平要高,德艺双馨。
二、根据实际认真备课。
三、因人施教,精心批改作业。
四、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五、言传身教,关爱学员。
六、学风浓郁,硕果累累。
关键词:德艺双馨 认真施教 改革教法
言传身教 硕果累累 班长热心
长安老年大学诗词班
薛艾兰
电话:18992885611
2015年12月18日星期五
老年大学是新兴事业,是新时代的产物,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因为老年大学是中老年人终身受教育、提高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休养、自身素质、增进友谊、交流思想的桥梁和纽带。但要把专业课程办好,就要配备好热爱老年教育、有丰富教学经验、献身精神的教师。
1教师教学水平要高,德艺双馨。
如长安老年大学创办18年,诗词班17年。
这些年来诗词班只有一个专业班,学员徘徊在50人左右,本学期入学人数37人,男25人,女12人。其中教师12人,律师1人,工程师2人,其它12人。年龄70岁以上17人,60岁至70岁11人,50岁至60岁8人,49岁以下1人。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人,高中8人,初中10人,其它9人。郑言武一直担任诗词班教师。在长安老年大学提起郑言武教授大家无不伸出大姆指称赞。他严谨治学,诲人不倦。尤其是诗词班学员,更是赞誉不绝。他17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严谨治学,学员逐年增多,有的学员坚持上了17年课,百听不厌,兴趣浓郁,如学员杨冰如、秦重九等。学员参事郭天德80余岁,他说:“我最爱听郑老师讲课,他不仅给人们知识智慧,而且给人们更大的精神鼓舞,我希望有兴趣的中老年人,都来诗词班听郑老师讲课。”
二、根据实际,认真备课。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郑言武教授正是这样做的。
他根据学员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每学期都编制详细的教学计划,每节课都有教案发给每位学员。17年来,光发给每个学员的教案,有96万多字(650多份)。
为了讲好课,他首先编制教学大纲,确定教材内容、目标,从不马虎,盲目施教。教学大纲有瞻前性、条理性、可操作性、与时俱进。十几年来,他为了配合讲课,编写的教学资料有《对联基本知识》、《王羲之十七贴注释》、《吟诗坛唐诗译注》、《香山乐府注释》、《毛泽东三十八首词谱解》、《诗的基础知识十讲》、《词的基础知识十讲》、《中华词典》、《平水韵平仄的读字表》、《古体诗十九首》、《正气歌详注》、《声律启蒙详注》等20多种三十多本教材。
他今年又根据老年大学学员特点,学员入学迟早、年龄、程度不同,总结十几年教学经验,编写了《中华诗词》、《古风和律诗对比》教学大纲,赢得大家同声赞誉。如为了讲好一首诗词,他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把诗词作者的简历、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所处环境、时间地点都准备得一清二楚,以便学员们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为了使学员们容易掌握律诗基本格律,自做教具在黑板上反复展示,以达到教学目的。教每一首律诗,把平仄标的清清楚楚。
三、因人施教,精心批改作业。
老年大学诗词班的学员,不仅都是老年人,而且年龄差距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他针对学员中年龄、文化程度、入学时间迟早、上专业课时间长短等不同情况,灵活教学,前后渗透,使老学员有新东西可学,新学员不难理解,对基本知识反复讲。另外,他还能根据老年人的视力、听力差、反应慢的特点,讲课总是不紧不慢、一字一板,声音清晰宏亮,很有节奏感,并反复强调,总怕学员听不清楚弄不明白。
细心批改作业,课堂点评结合。学员凡交给他的每份习作,不管他有多忙总是一丝不苟认真修改。课堂上学员展示的作品,他是一一认真点评;对于学员的疑难问题,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不管多么繁琐,他都一一解答。一视同仁。甚至有几位学员的作业,他花费几天的时间,帮助修改,并亲自打印。学员惠晓宜写的《哭奶妈》60多行,他帮助修改后打印将原稿和修改稿同时发给大家,已故学员周正五所写的《陕南行》40多行,他精批细改后并将原稿和修改稿亲自打印发给每个学员。这样相比照详细讲解,提高了学员的鉴赏水平,懂得了如何改诗。这些年来,他在课堂上点评的诗词有五百余首。他的耐心,柔情、似水般的心肠及和蔼可亲的态度,视学员为兄弟姐妹的诚挚情谊,使学员们深受启发和感动。
四、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郑言武教授为了使学员们学而不厌,他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师生互动,教学相长。2007年10月及2008年5月中旬先后两次走出教室在长安杜公祠上课,通过看、听、讲、演、唱、吟诵等多样形式,寓教寓乐。在现场教学中有19名学员上台表演并在长廊展示了30余幅诗词书画。这些作品生动具体,使学员们深深受到诗圣杜甫爱国、爱民情怀的启迪。2008年10月及2009年4月初,他又带领学员两次去曲江唐城墙遗址公园吟诗坛上课。有一次,天气突变,虽是春天,而寒风刺骨,还下着小雨,但面对诗墙上历代诗歌的经典作品他坚持讲解,直到中午十二点多,共讲了十五首诗,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后来他又亲自再去吟诗坛,把唐诗抄下来,根据教学需要把每首诗加以注释,印刷成册发给学员。2009年10月又号召组织20多位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参观长安区文物展览馆,仔细观阅了历代名人碑一百多块,以及省市级保护文物两千七百余件,使学员们增强了历史知识,开阔了眼界。
五、言传身教,关爱学员。
郑言武教授先后为学员做示范作品四十多篇,如“和谐长安”、“赞保洁员”、“赞倪朗”等。学员倪朗有一段时间去南京儿子那里住,而他时刻记着同窗学友、学校领导和老师。于是他寄信给老师,随附诗作让老师修改。老师不仅改诗还为倪朗写信附诗一首:
深情切切意拳拳,书信一封万里传。
昔日同窗酌韵时,今朝却处两地间。
殷勤独慎真君子,敦厚温良日月旋。
世界茫茫难测度,平生有幸识高年。
倪朗接到信,不久就回到长安继续上诗词班。学员何永贤80高龄,骑车上课,郑老师关心备至。病故后,郑老师亲自为其写悼词,并去悼念。学员杨兆惠,不幸去世,他带领诗词班10多位学员前去吊唁,家属倍感安慰。
郑老师平易近人的品德,深受学员爱戴,学员们纷纷作诗称赞。这类作品就有十篇之余。学员诗赞:三尺讲台任平生,二寸粉笔两袖清。
知识渊博肯钻研,艰苦朴素鄙利名。
又如:知识高八斗,瓶满声不露。
诗坛扬国粹,故里灌老圃。
六、学风浓郁,硕果累累。
有认真负责的老师,必然带出好徒弟。诗词班学员学习积极性一浪高一浪,上乘作品频频出现,如刘麟祥、王哺、秦重九、李宝瑛诗词作品选入《老年教育》,并编入《中华艺术大典》、《金秋之韵》等国家级书刊。十七年来,诗词班,出刊物《霜叶红》5集,《长安诗汇》6集。郑老师审稿,写序。同时,先后有25位学员出个人诗集37册,如秦重九《愚翁诗稿》、刘麟祥《天缘怡韵》、杨冰如《书画诗集》、龚步智《天籁集》、《涟漪集》两集。
对学员陈富正85岁,退休前,在基层工作,很少阅读过诗词作品,所以初到诗词班时,老师讲课,他丈二和尚一时还摸不着头脑。对什么是古风,什么是律诗“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后经过翻资料和课堂认真听讲并且做好笔记,慢慢学会了写古风、律诗。再经过不断努力苦练,他不但能写一些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律诗,也能填些词,例如浣溪沙、临江仙等。这样以来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写诗的积极性。为了能写好一首诗脑子不断的在想一些词汇,有时候正在吃饭,忽然想起一个词汇,就赶紧放下碗筷记下来。有时候半夜睡觉醒来想起一个词汇也赶紧把它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慢慢的入了写诗之门。尽管当时他老伴身体不好还需要照顾,而还是抽时间坚持苦练着写作。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写出了不少比较好的诗。几年来已有一百六十余首诗先后在《中华老年人诗文书画作品集》(诗词卷)、《中华老年艺术宝典》第二集第三集和《金秋之韵》以及《陕西老年报》、《长安开发》和《长安诗汇》、《长安诗刊》上登载,并且在长安区楹联大赛和西安市“祖国在我心中”诗词大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更可喜的是,十年来他还出了两本小诗集,即《富正诗歌集》和《富正诗歌续集》。出版后发送给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也得到了好评。他深深感到老年大学不仅是文化知识的宝库,而且还能陶治情操,强身健体。他爱老年大学,爱同窗学友,坚持活到老学到老。诸如此类的例子甚多,不一一举之。
长安老年大学诗词班是一个团结守纪,勤奋好学的集体,原本相互不相识,由相识到亲近,能聚在一起不仅是老年大学提供了平台,而且是一种缘份。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关系逐渐由相识到亲近密切,彼此尊重,开心愉快,团结友爱,学风浓厚。这种班风的形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班干部,我们有深刻的体会。
七、必须有热爱专业、热心服务的班干部。
老年大学学员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班干部是沟通学员和教师的桥梁,班干部要起到桥梁作用。班干部,要团结,合谋共事。团结就是力量,是比金子还可贵的。尤其是诗词班学员有文化、有素质、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人,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曾经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共和国的脊梁,要把这些人带好,班子成员必须要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而且须做得特好。班子成员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关心,及时沟通,做到长计划、短安排,齐心协力搞好班上工作。
二是班干部必须关心学员,爱护学员。诗词班学员年龄偏大,对他们要格外尊敬,让一些听力差、视力差的学员坐在前面,对他们的身体状况随时予以关注,叮咛他们冬春注意随时增减衣服,雨雪天走路小心,防止跌绊发生意外,确保平安无事。十几年来,学员中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对年轻的新学员经常谈心,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改习作,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克服困难,刻苦攻关,如对王希琴等几名初来乍到的学员做思想工作,克服畏难情绪,可以先写古风、快板诗、新诗逐步过渡到写格律诗。对于年迈患病学员登门看望安慰。如倪朗92岁、李继先患脑溢血、朱国昌患脑梗、杨群娥85岁腿疼等,班干部都深入家庭进行慰问,并送去资料和《长安诗汇》,本人很受感动,家属也甚感激。另外,开展谈心活动,排除学员忧虑,使其安心学习。如504工程师李锋飞,刚退休,一时寂寞迷茫,加之两月之内父母双亡,使他精神几乎崩溃,在班干部和学员们的帮助下,尤其郑老师讲课的吸引力,使他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融入诗词班这个大家庭。李锋飞感动地说:“是诗词班给了我生命。”
三是班干部要一不图名,二不图利,愿做螺丝钉,有乐于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服务工作。坚持每节课提前到校,走进教室,开窗通风,打好开水,擦净黑板,摆齐桌凳,清扫卫生,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下课后,打扫卫生、关灯、关窗、锁门,最后离开教室。另外坚持搞好《长安诗汇》的编审校对印刷。
四是配合老师搞好教学是班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每次老师编印的教学资料都按时分发到学员手中,如果本节课学员请假未到,下节课予以补发,绝无差漏;每节课前20分钟,老师对学员习作的点评,都提前做好安排,协助老师,组织学员积极发言,以达到交流感受、共同提高之目的。平时学员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就及时和老师沟通。如为了提高学员写作积极性,配合陕西省诗词学会《秦中行》歌行体征文大赛,建议老师穿插讲解歌行体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技巧,对大家的创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十八大召开之后,建议老师与时俱进,唱响时代主旋律,增加正能量。郑老师及时补充了有关内容,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句话,即:“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含意。学员受教育甚深。
五是坚持搞好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每逢重大节日,如“五一”、“七一”、“十一”、“元旦”、“老年节”等节日,班干部都组织召开主题鲜明的诗歌吟诵会。如今年“五一”劳动节主题是“劳动者最光荣”、“七一”主题为“党的光辉照我心”。学员踊跃参与,气氛热烈,合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元宵节搞谜语有奖竞猜活动,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激发学员积极参与。另外,搞好小组活动。按照居住远近组成两个课外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学习有关资料、研讨学员作品、互相修改,达到巩固所学,有所提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一是老年大学要办好专业课其课程的设置,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并要有认真负责,热心为学员服务的班干部和德才兼备,担任教学的教师。二是专业课的设置可以根据学员水平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以解决“吃不了”、“吃不饱”的问题。如诗词专业课初学的人可以从基础开始,逐渐掌握古典诗词的特点(主要是格律、词谱的运用);提高班的学员可以进一步探求写作技巧、艺术规律等,以进入更高的境界,创作出更优秀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