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着装变化看民生改善
安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安康老年大学) 余龙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尤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都可以说是历史性巨变。这些变化发生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涉及国计民生各个方面。在这里我只以一位花甲老人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说说人们着装的变化。
我出生在紫阳县北部一个小镇,在那个交通十分不便的年代,这个小镇因为有汉江水道通往县城和外界,较之一般乡镇还算是交通便利的了,生活水平居于中等水平。在我能记事的时候,人们的穿着虽然比新中国建立前有了改善,但是款式单调,衣服多为对襟衫,颜色以“老三色”(蓝、灰、黑)为主,很多人都穿的是打过补丁的衣裤。人们手头大多缺钱花,即使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想穿得“花枝招展”也不容易,因为市场上布料十分稀缺,更是很少见到卖成品衣裤的地方。
那时,一般人家都是多子女家庭,衣裤都是大的穿过了小的再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平时很难穿上新衣服,只有在过春节时才能“旧貌换新颜”。穿新衣是新年的“标配”,是我幼小心灵的渴望。
曾记得,姐姐的一条裤子穿过之后,再传给我穿,最后穿的都是补丁摞补丁。有个表姐是教师,经济条件稍好,她将穿过的半新旧花衣服送给我穿,我非常高兴,格外珍惜,平时舍不得穿,只在逢集人多的时候才穿出来。妈妈的夏衣只有两件,还是从供销社买的尿素化肥包装染了色缝制的,一件是黑色,一件是蓝色,很像棉绸,手感柔软细腻。有一年夏天,十分炎热,妈妈换衣服时,才发现那一件忘了洗,只好再穿着汗渍斑斑的衣服干活,责备自己没有及时洗衣服。
那时,妈妈给“好衣裤”的定义是牢实(耐穿)、经污(耐赃)、素静(简约)。着装的观念是“三十断红、四十断绿”。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凡是鲜艳点的、个性强点的衣服,也被称为奇装异服,很多人都不敢穿。甚至新裤子先在前面补上补丁再穿,现在听来真是可笑。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百姓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吃穿用度慢慢讲究了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穿戴方面的变化最为明显。
人们注意穿衣搭配了。衣服有棉的、羽绒的、厚的、薄的、长的、短的,四季分明,应有尽有。还流行混搭风,内长外短(原来被戏称为“二级干部”)、 内短外长、长配长、衣裙搭配、各类披肩……各式各样的鞋子及围巾,胸针、项链首饰等,丰富多样。
就说我自己吧。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曾穿过T恤衫、蝙蝠衫、椰子衫、网衫、马甲、运动装、套装、风衣……小时候见都没见过的服装,自己都穿过。呢子衣服除黑、蓝、灰色以外,还有深红的、浅红的、枣红的、绿色的、黄色的、宝石蓝的,以及有花的、带格子的。裤子更是“大革命”了,喇叭裤、健美裤、筒裤、牛仔裤、分寸裤、灯笼裤,长裙、短裙、包裙、套裙、连衣裙、旗袍……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现在添置新衣非常方便。家庭收入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买衣服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不愁没钱。不仅实体店服装琳琅满目,足不出户手指轻轻一点,在网上也可以买到心仪的服装。我已成为“波司登”、“康富来”、“声雨竹”、“艾莱依”、“金靓点”等知名品牌的会员。我在追求时尚的同时,还追求服装的档次。
如今,我家多件保暖御寒的羽绒装、皮衣等服装,把两个柜子挂得满满当当。还装了几个大储物箱,每年还清理一部分捐出去,或直接当作垃圾扔进了垃圾桶。小时候常常为缺衣服换洗而发愁,如今常常为换穿什么衣服而纠结。
虽然我穿过这么多的款式和颜色的服装,但比起我身边的某些姐妹来,还差得很远,估计她们的服装需要半间房子才能装得下。据说,有的人家装修房子的时候专门设置一间挂服装的房间呢。
我所就读的安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安康老年大学),学员们的穿戴,色彩斑斓,时尚得体,说引领潮流也不为过。每当有文艺演出时,服装更是绚烂多彩,美不胜收。一个个学员每天都像贵宾一样,美丽优雅、光彩照人。我们安康老年大学朗诵艺术团,在诗歌的浸润下,增添了文雅和自信,别人夸奖“穿什么都好看”。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们的着装,从“老三色”(灰、蓝、黑),到彩、潮、酷,从单一到丰富,这是时代进步、民生改善的折射。伴随着新中国走过75周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古老的中国焕发出青春活力,人们的穿着从观念到服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饰变迁的背后是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和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也是社会的日渐开放和包容的体现。
我们生活在这衣食无忧,且能彰显个性、实现自我的伟大时代,感到幸福无比。这些都得感谢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感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感谢国家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朗诵艺术团的师生经常说:我们要用朗诵的特长歌颂党、歌颂祖国,感恩党、感恩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