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德 铸魂 引教 乐为 锻造老年教育榆林品牌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一
榆林市老年大学
近年来,市老年大学树立了“政治立校、文化建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以文化为旗,以文化为线,以文化为网,编织梦想云霞,校园文化建设效果卓然。
一、明确办学思路,齐驱办学五驾马车
在认真总结办学20年来的经验成果,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坚持一个方向、牵住两条主线,推行三级管理体系,开辟四大课堂,打造五张品牌”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坚持一个方向,即坚持“引养教学乐为”的办学方向。牵住两条主线,一条线是政府力量,力争新建一所老年大学;一条线是社会力量,与各社会团体,社区、高校、工矿企业合作办学,建起4所分校,26个教学点。推行“学校、院系团、班级”三级管理体系,即以党总支、校务会为主的领导层,以科室、院系负责人和班级辅导员为主的管理层和以班主任、班委会为主的联络层。开辟四个课堂,即以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以举办讲座比赛社会实践活动为第二课堂,以建艺术团、志愿者和学生自治组织开展活动为第三课堂,以“游学养”为第四课堂。打造五张品牌。即打造党建、名师、专业、团队、文化五个品牌,从而赢得领导重视,赢得社会关注,赢得舆论支持。
二、突出政治引领,强化思想三个凝聚
一是强化思想凝聚。以校党总支为统领,打造"金驼泉韵"党建品牌,开展课前五分钟思政教育,建立“微党课”学习交流群,微信公众号,开辟思政专栏,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定期印发学习资料等系列举措,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底色不变。二是强化组织凝聚。坚持把“支部建在班级上”,在院系111个教学班404名党员中成立59个学员临时支部;新建党群活动室,为学员支部开展活动提供了阵地;成立学委会,选优配强班子,极大提升了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水平,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三是强化制度凝聚。先后制定了《教师聘任制度(试行)》《学员管理制度》《院系负责人工作职责》《辅导员职责》《榆林市老年大学分校、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试行)》等27条规章制度,每年都进一步完善和修订,通过建章立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支持。
三、坚持系统观念,打造文化榆林标识
一是环境文化注重导向。整合大门口的橱窗,校训展墙、窑面、楼梯楼廊等区域,打造了“三室三廊”,新建了校史室,展示20年办学历程和主要成就,留存发展记忆;新建图书室,藏书籍1000余册,拥有30余类报刊杂志,学员可凭学员证借阅图书室内书籍和往期刊物杂志;新建党群活动室,以“金驼泉韵”为党建品牌,通过“大漠驼队、高原驼铃、俏颜驼乐、星耀驼城、绿洲驼影”五个板块陈列和展示,为党员开展活动、互相交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三廊”即:二楼楼道长廊,“引、养、教、学、乐、为”六块展墙展示老年大学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措施、办学目标,引起上下共识;一层窑洞的窑腿长廊,主要通过书写老年励志格言,配以学员摄影作品,焕发老年学员热爱生活学习的热情;大门口宣传长廊,重点向全社会展示学校的基本信息、开设的课程、聘用的老师和举办的活动,为方便了解老年大学办学情况提供方便。
二是视觉文化润物无声。以校徽、校训、校歌为载体,提炼文化理念,挖掘内涵,凝聚共识。校徽整体图案像一峰行走在大漠的骆驼,在霞光满天的夕阳下,昂首阔步,铿锵前行,既体现了“驼城榆林”地域特色,也有驼峰作舟,勇于奉献,敢于担当,负重前行的红色传承和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校训为“明德、兼爱、乐学、有为”。“明德”争做有德长者,树立长者风范。“兼爱”力倡自信、尊严、宽容、厚爱的人格情操;“乐学”由“好”而求“知”,以“知”而得“乐”;“有为”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三有”老人。校歌《筑梦晚晴》,以艺术的形式集中展示学校的精神底蕴和人文内涵,表达师生的共同理想,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
三是理念文化提升境界。办学宗旨沿用中国老年大学提出的“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这一办学宗旨;以“常怀敬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责、善谋为老之策、多办利老之事”的办学情怀;提出“引养教学乐为”6字办学方针和“政治立校、文化建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办学理念:以“尊严老人、爱心老人、健康老人、智慧老人、快乐老人”为培养目标;打造“红色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五大校园。
四是行为文化激励前行。如在20年校庆开展了六项文化工程,即编印一本文集《我的老年·我的大学》,编印建校二十周年纪念册《金驼丹心》,开展一次书画展览,结集出版《银辉墨影》,拍摄制作一个宣传纪录片《榆溪晚晴映杏坛》;举办《建校20周年文艺展演》,千余名老年大学学员展示了学习成果和老年学员的风采。
四、丰富活动载体,搭建展示三大品牌
一是毕业季品牌。每年的六月份确定为“毕业季”。持续开展五项活动。“我们的记忆”为毕业班学员拍摄毕业照、制作精美毕业纪念册,定格美好瞬间,注重学员归属感;“我们的成果”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演,分享汇报学习成果,注重学员收获感;“我们的传承”从学校、班级、院系、三个层面开展优良教风、学风传承交流会,注重学员使命感;“我们的舞台”结合毕业成果汇报,组织举办文艺展演和毕业晚会,注重学员荣耀感;“我们的盛典”举行年度表彰大会暨毕业典礼,注重仪式感。二是春晚品牌。连续承办了鹤发翘春、金驼颂春、银龄闹春、初心映春为主题的榆林市四届老年春晚,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极大的提升了老年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三是非遗品牌。2019年启动“一县一品牌”特色专业创建。市老年大学担纲传承“陕北民歌”文化重任,组建“榆林市老年大学陕北民歌合唱团”。榆阳区的“榆林小曲”,府谷县的“二人台”,横山区“横山说书”,靖边县的“靖边跑驴”,清涧县学“清涧道情”,子洲县“陕北秧歌”;神木县“杨家鼓”,定边县的“三边剪纸”。异彩纷呈,老年大学已成为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重要力量。
五、课外课内齐抓,精心打造四个课堂
对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进行了合理的区分,开辟了四个课堂。第一课堂是以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主。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开设了3院6系37门专业,划分了基础班、提高班、高级班和研修班四个层次;组织院系老师编写教学大纲,开展推门课、观摩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面对疫情,开展线上线下交替课程,确保“听课不停学”。第二课堂以通识课程实践活动为主。邀请专家学者,每年举办“形势报告”“积极老龄化”“防金融诈骗”“健康养生”大讲堂和专题辅导班,举办学习成果展、歌手、舞蹈、器乐大奖赛,以及课题研究和征文比赛等各类活动;第三课堂以社团活动为主。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老年大学陕北民歌合唱团、陕北秧歌团、器乐团和老年大学摄影协会、书画学会,现在正组建老年大学艺术团。积极鼓励学员自发组织社团20余个。学校鼓励、引导学员们到社区、养老院慰问演出,参加了各类省市级甚至国际大赛,走进社区举办义务为老百姓写春联、送温暖等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第四课堂以“游学养”为主。开辟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生态农业、现代工业、长城黄河文化等线路,通过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实践体验等方式,把课堂搬到基地。举办了首批的黄河民俗风情“游养学”实践活动。预计在暑期每个县合作一个基地、确定一个主题、制定一条线路,细化一个账单。有力有序推进“游学养”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六、坚持守正创新,把好宣传三个阵地
一是守住阵地,制订出台了《榆林市老年大学信息宣传工作制度》《榆林市老年大学信息宣传奖励办法(试行)》。对信息宣传工作的报送、审核、发布、奖励等流程做了规范。特别是学校办的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视频号、以及纸质宣传资料,严格落实信息稿件“三审三校”制度。二是看好门户,特别是干部职工、任课老师和党员学员,个人媒体账号微信群、朋友圈、博客等自媒体,经常巡查,严格管控好,严禁用个人媒体账号传谣、传播负面信息,更不得妄议中央政策,出现情况尽快反馈,及早消除影响。三是死盯关键。特别是教师自编教材、课前五分钟学习资料、专题宣辅资料,落实巡课制度,坚持教学活动和第二、三、四课堂活动以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为主。
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 引领有所为点亮幸福安康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二
安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安康老年大学)
多年来,安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安康老年大学)紧扣时代要求,立足阵地优势,在思政教育、老有所为中点亮幸福安康的城市名牌,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贡献了力量。
一、紧扣要求,打造思政课堂的“接力棒”
(一)起步于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从2010年开始,我们每年组织骨干学员参加1次由市委领导主讲的经济形势报告会;坚持每学期举办1期党课辅导,邀请党校专家和先进代表到校授课并组织全体学员参加。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起步,把这种讲座形式的大思政课作为衡量检验办学方向的试金石,圆了老同志“老有所学”的梦,为学校2013年成功创建中、省“敬老文明号”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探索于开展课前“五分钟”思政课。2019年8月,按照省校领导在全省培训班上提出的“以办好思政课为基本措施,统筹兼顾,打造好老同志政治思想建设的主阵地”工作要求,我们成立了思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印发了《关于开展教学活动课前思政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实施办法等细则。针对老年人特点将学习时长确定为5分钟,学习内容以“学习强国”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时事政治、领导讲话等为主,由办公室会同教务科确定并每周更新一次,教务科、社团活动科据此安排各系主任、团队负责人组织落实,从19年9月9日第1期《习近平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做出的重要指示》至今年春季共更新内容105期,疫情期间多次启动线上教学,多年来教学时间累计47250分钟。
(三)提升于实施课间“十分钟”思政课。2022年10月,主管局领导指出,安康老年大学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抓好思政课教学,并提出了将学习时间延长到十分钟的工作要求。我们深刻把握老同志学习时间的特性,及时转换工作举措:一是调整牵头科室,由宣教科负责思政课体系建设,职能科室配合组织落实;二是调整学习时间,将5分钟学习时间调整为10分钟,由课前学习改为课间学习;三是调整学习方式,变面授形式为信息化手段,投资5万余元建成校园广播系统,今年春季学习正式启动“课间十分钟思政课”专栏,播放内容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深受老同志欢迎。
二、明确重点,锻造思想过硬的“先锋队”
(一)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以离退休干部党建为统领,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协调统一,把党组织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班级和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10个。注重阵地保障,建成离退休干部党员驿站1个、党员活动室2个、党建书吧1个。深入开展“点亮幸福安康”主题活动,把临时党支部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邀请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和机关工委专家就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做专题辅导、教学指导并答疑解难、组织讨论,让老同志真切的感到听思政课,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近年来,累计表彰临时党支部党员50余人次,1人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安康道德模范”,2人荣膺“安康好人”。
(二)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2019年以来,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活动两次,充分锻炼了干部职工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谋的能力。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带头讲好思政课活动,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走进班级、团队累计讲课20多场,支部委员、科室负责人、系主任也先后登上思政讲台。
(三)强化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以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师提出的“六点”要求为标准选聘老年大学的教师,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把好入口关,严格考评考核,及时清退不符合要求的教师。2020年出台了《安康老年大学教师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对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塑造思政教育价值认同等方面给予明确要求。
三、丰富形式,厚植思政教育的“综合体”
(一)多种形式激活思政教育。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颂光辉历程、赞辉煌成就、助追赶超越”主题,精心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开展“我看改革开放40年”“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系列活动,通过参观学习、专题调研、主题征文、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走访慰问、知识答题、网络展示、宣传宣讲、人物访谈十大活动,让校园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红色教学深化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安康红色地标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活动,先后组织老同志到芭蕉亭、牛蹄岭战斗遗址、三沈纪念馆、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江口烈士陵园等地追寻红色记忆,触摸红色脉搏,感受红色文化。组织1000余名老同志到10个县区的革命遗迹、文化胜地和经济地标拍摄电视片,将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响秦巴大地。
(三)信息化手段赋能思政教育。引导老同志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思政学习,统筹中省要求和自身实际,形成了“四微两号一平台”的学习矩阵,即离退休干部工作、陕西老干部、安康老干部、安康老年大学4个微信公众号,安康老年大学视频号和抖音号,三秦夕阳红平台。安康老年大学“香溪之声”校园广播除开办思政课专栏外,还开办有经典音乐广播、经典诵读等栏目,组织老同志参与录音,发挥了老同志参与者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热情。
四、搭建平台,吹响老有所为的“集结号”
(一)积极搭建平台、引导老有所为。一是成立老干部团队13个、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和慈善分会各1个,吸纳离退休干部志愿者2000多人。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场次以上。二是支持团队和班级发挥自主,建立相对稳定、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先后在藏一角博物馆、军休老年大学、子午银滩、安康博物馆等处设立多个教学实习基地。三是联合秦巴地区七所老年大学开展课程体系共建、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共展、游学康养共促战略合作,形成了共同建立秦巴老年教育联席会议、共同举办“红色秦巴老年艺术节”、共同组织“游学养”教学实践的合作机制。
(二)培树宣传典型,促作用再发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强化意识形态管理,出台了《通讯员管理办法》,组建了老同志通讯员队伍,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大力培树宣传一批政治坚定、热心奉献、老有所为、积极向上的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励广大老同志余热生辉心向党,矢志奋进新征程。
搭建平台,宣传典型,就是要树立新风正气,形成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吹响老有所为的“集结号”,把老年大学的小课堂同社会发展的大课堂结合起来,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加快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促进渭南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三
渭南市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
近年来,渭南市老年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以打造智慧校园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争取市财政资金210万元,实施了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通过信息化助推基础建设标准化、教学活动智能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对外宣传多元化,为谱写渭南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以信息化促进基础建设标准化
学校遵循“按需配置、功能实用、适度超前”的基本原则,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推动校园软件设施建设的标准化。
一是打造会议演出系统。学校对原有老旧多功能厅进行改造提升,配置了高分辨率拼接大屏、专业音箱话筒及舞台灯光等设施设备,设置了独立调控室,满足了会议、演出、讲座及学术交流等多用途需求。同时,在调控室装配了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可为信息化主设备提供2小时备电,保证了突发情况下多设备的续航供电及正常运作。
二是安装校园广播系统。学校以IP数字网络广播控制中心为中枢,以部署在校长办公室、广播室、会议室的寻呼话筒为分支,以布点在教室、活动场地、楼道及室外的网络音箱为终端,打造了集音乐打铃、音频播放、通知发布、微党课播报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园广播系统,改变了建校以来无广播、上下课电铃提醒、通知学习线下传达等现状,真正实现了校园广播全覆盖。
三是建设校园无线网络系统。学校在重建有线网络的基础上搭建了校园无线网络系统,仅需连接一次,就能实现校园全域无线网络的稳定连接,既满足了教师学员使用手机、查询教学资源的需求,又为信息化设备提供了重要的网络支持。同时,强大的防火墙和网管平台也为无线网络使用安全、信息安全持续保驾护航。
二、以信息化促进教学活动智能化
学校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配备智慧教学设备、搭建智慧教学场景、开发智慧教学课程等方式,持续推进教学活动智能化。
一是打造信息展示系统。学校将传统的手写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分别在文史、声乐、茶艺、录播及综合教室配置了5套智慧黑板,教师可通过视频、图文等方式进行直观性教学,也可通过手机实现同屏演示传输及实时视频展台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学员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搭建教学录播系统。学校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打造了集教学、教研、录制、远程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专用录播教室,主要用于传统优势专业及特色精品课程的教学演示及视频录制推广,老同志可通过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等网络平台远程点播已上传课程,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扩大了老年教育覆盖面。
三是开设智慧助老专业。学校紧紧围绕老年人日常使用智能设备需求,结合其年龄、身心特点,特开设智能手机应用、摄影PS等信息化课程,并联合金融机构、通信公司定期举办“智慧助老”“网络安全”“预防网络金融诈骗”等教育培训及公益讲座,帮助老同志熟练使用智能设备,乐享智能发展成果。
三、以信息化促进服务管理规范化
学校坚持“建设、应用、服务、管理”良性互动发展,建立健全校园安防系统,推出网络平台管理系统,以信息化赋能服务管理规范化。
一是设置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学校共安装86路监控摄像头,并设置了专门的监控室,搭建起可支持一个月回溯期的全时段、全覆盖、快响应的安全屏障,打破了建校以来零监控、人工管理巡视及意外情况无法取证的现状,为广大教师学员营造了安全有序的学习活动环境,进一步推进了“智慧型”平安校园建设。
二是升级智能门禁系统。学校对原有刷卡式门禁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重新安装非接触式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并在每学期开学报名期间采集录入学员车辆信息。新系统不仅能智能感应、迅速放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更能严格控制区分学员车辆和外来车辆,规范校园进出车辆管理,缓解上下学进出拥堵现象。
三是开发微信小程序系统。学校基于传统管理服务模式的滞后性,设计开发了“渭南老年教育”微信小程序,具备报名缴费、教务管理、活动管理、视频点播、党政新闻宣传等功能,实现了对教师学员及教学活动状态的即时管理。同时,学员可登录小程序随时随地掌握学校师资力量、课程安排及活动举办等信息,享受线上报名注册、录播课程点播、文件精神学习等服务,节省了奔波劳顿时间、满足了多样化学习需求。
四、以信息化促进对外宣传多元化
学校借助“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力量,不断丰富拓展宣传载体,探索创新宣传路径,实现了对外宣传工作全方位、常态化、多元化。
一是打造“四位一体”信息化宣传平台。学校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持续优化提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和微信小程序等宣传平台,及时推送更新内容,鼓励支持撰稿投稿,年均在学校宣传平台和中省市各级网站、报刊、杂志发表信息300余篇(次),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二是开通“网上老年大学”。学校自2020年起大力推广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开发的“网上老年大学”线上学习平台,学员可自主学习全国各地精品课程,并且鼓励支持教师依托平台开设“空中课堂”,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截至目前,学校已录制推送模特教学视频4期、瑜伽教学视频年均52期,每期视频点击率平均1800余人(次),受到了广大老同志的普遍欢迎。
三是制作宣传视频。学校组织摄制《长风万里启新程》宣传片,全面展示了学校办学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及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变化和新时代老年学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创作发布校歌《畅享新时代》并录制MV,旋律优美、昂扬向上,以教学活动为主场景,由声乐骨干教师担任主唱,唱出了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唱出了乐美夕阳的豪迈之情,在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想唱、人人会唱、人人争唱的浓厚氛围,切实发挥了校歌人文熏陶、价值引领和对外宣传的作用。
扩大老年教育供给 构建文化养老新格局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四
咸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年大学)
进入新时代后,经济社会发展促使城镇化进一步加速,咸阳市区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我校迅即迎来发展机遇期,容“量”不足的问题随之凸显。我校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乘势而上扩大办学规模,增加班次、扩充班级人数,开设班级一度超过190多个,招收学员超过7600人次。尽管学员人数已接近学校承载极限,但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入学需求。2016年国家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后,我校迅速转变理念、抢抓机遇,积极联系市内各大社区、企业、高校,鼓励兴办分校、辅导站,引导入学需求分流。2012年至2019年,我校从8个教学点一跃发展到近40所分校、辅导站。尽管这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缩减了个别辅导站,但目前仍有20所分校、11个辅导站广泛均匀地分布在市内各个区域,基本解决了市区老年群体入学难的问题。显著降低了老年人上学途中的安全风险,为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了便利,实现了“三就近”,促进了邻里交流,活跃了社区文化,增进了社会和谐。
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必须注重顶层设计
我校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咸阳地区老年人实际需求,形成了咸阳市发展老年大学的总体思路,即构建总校示范引领——分校全域覆盖——辅导站特色补充的文化养老新格局。总校建设中始终秉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文化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原则,以提升老年大学办学质量为出发点,从软、硬件方面“两手抓”,持续推进老年大学正规化建设。
在分校、辅导站建设中,参考网格化管理理念,将市区全域进行网格划分,保证每个网格内至少建有一所老年大学分校或辅导站,努力让市区生活的老年人在居住地1km生活圈内有学可上,甚至不出小区即可上学,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发挥作用。
第一,积极审慎做好调研论证。一是在分校筹建阶段,广泛邀请老年人代表、社区工作人员代表等召开筹备座谈会,就分校建设征求意见建议。二是向在各区域内居住的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就入学意愿、校址选择、专业设置及课时安排等具体需求进行细致摸排。三是组织实地考察,获取各区域分校、辅导站的校舍选址、教学条件、教学设施配置等第一手资料。
第二,协同配合做好分校筹建。鼓励社区、企业、高校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托各自资源禀赋优势,筹建“家门口”老年大学。在硬件建设方面,社区、企业、高校等负责提供分校的教学设施场地,总校负责教学业务指导,坚持以社区、企业、高校为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本着少投入、多办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为我所用。在师资配备方面,除了从附近高校选拔优秀的专业教师外,总校选聘优秀任课教师,定期到分校授课,开展教学辅导,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第三,对于办学规模较小或办学条件相对有限的区域,先开办辅导站,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与老年人关注的“热点”需求相结合,开设1-3个特色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堂,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提升办学规模,扩大老年大学覆盖面。
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必须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是直接关系各种规划措施执行落地的具体环节,是决定老年教育供给质量优劣的关键。
总校与分校、辅导站之间实行差异办学——资源共享——上下联动的运行模式。所谓差异办学,就是在专业设置上,总校与分校的特色专业有所区别,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文化项目和品牌活动,防止过度竞争。资源共享主要包括:师资共享,即优秀教师交叉任教;媒体共享,即依托总校微信公众号对各分校、辅导站的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影响力;平台共享,即在市级组织大型活动及志愿服务工作中,邀请分校学员参与,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多“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机会。上下联动,是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活动宗旨,通过联系互动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扩大活动覆盖范围、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增加老年人的获得感,塑造好市老年大学整体品牌形象,推动做强做大。
在分校、辅导站管理上,采取宏观指导——社区(部门、单位、企业)主管——考核排名——奖励帮扶的管理机制。主要是在社区、部门、单位及企业负责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帮带指导和合作交流,特别是在创建文明城市、开展普法教育宣传及其他社区志愿服务等工作中,积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在推进“老有所为”上持续用力,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老年大学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真正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考核主要依据《咸阳市老年大学分校(校外辅导站)考核办法》,对各分校、辅导站在教育质量提升、大型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社会等方面表现进行综合排名,评选先进单位并给予奖励帮扶,鼓励其在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作用。
在分校、辅导站正规化建设中,鼓励其借鉴总校管理经验,以制度化建设推动正规化水平的提升。在教师管理方面,创新教师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等方式,交流先进教学经验,参照总校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教师管理办法、奖励细则等,着力建设一支思想硬、业务精、讲奉献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在学员管理方面,制定《学员守则》等制度,注重在学员中培养学习热情高、群众基础好的骨干学员队伍,以骨干带动的方式,逐步实现学员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
加强基层业务指导 推动全市老年教育协调发展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五
铜川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年大学)
近年来,在陕西老年大学的精心指导和铜川市委老干局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我们持续加强对县区老年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全力推动我市老年教育工作整体发展,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呈现了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各区县老年大学在阵地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强化自身建设,做好样板示范
市校阵地建设方面这些年来不断取得进步,教学、活动面积从2016年办校之初的两层2400平方米发展到目前的四层5000平方米,高标准配备教学、活动设施设备,布局合理、使用规范,能够完全保障教学、活动高质量开展。学校自运行以来就高度重视职工能力素质培养工作,特别是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通过集体学习、交流研讨、外出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干部职工做好新时期老年教育工作的能力水平。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省校、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荣获区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全省示范老干部活动中心、2021—2024年度全省第一批示范老年大学等荣誉。2022年国务院督查组来铜期间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时,督查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王建军对我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发挥指导作用,促进共同发展
市老年大学经过多年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更加暴露出市校和区县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铜川市下辖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三区一县,各区县老年大学在2021年以前基本处于无场地、无机构、无编制、无经费的境况。各校凭借区县老干局挤出来的经费勉强维持。场地以租用、借用为主,人员以离退休干部和临聘人员为主体。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落后,情况不容乐观。为改变这种状况,市校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重点推进区县校阵地建设工作。学校从2018年开始,在做好市校工作的同时,多次进行区县老年大学工作调研,了解掌握详细情况并及时上报市委老干局主要领导,建议以《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74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17〕69号)为抓手,全面推进区县老年大学阵地建设工作。市委老干局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建议,采取多项措施实施推进。一是我们与市委老干局主要领导多次到各区县与当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见面交流,强调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使区县主要领导对老年教育工作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主动协调老年大学建设各项工作。二是用好帮扶资金,2016年通过学校和市局争取,省委老干局和省发改委为耀州区拨付贫困地区老年大学建设项目资金90万元,但是由于区县财力有限,配套资金无法解决,新校建设一推再推无法启动,为督促该项目落实,学校和市委老干局主要领导多次到耀州区进行协调,在省局、省校来铜时安排到耀州区进行调研督促,最终以90万的资金撬动耀州区老年大学建设项目的实施,2019年,耀州区老年大学建成投入使用,为各区县起到了很好地示范作用。三是结合各区县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为老年大学建设工作提供帮助支持,在各校选址、设计、装修等方面主动为各区县老年大学提供帮助。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4个区县都有了学习活动场地,其中,王益区老年大学教学活动面积1400平方米,印台区老年大学教学活动面积达到了3000平方米,达到了区县示范校场地标准要求。
二是全力协调区县抓好组织建设工作。各区县阵地建设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不等不靠,在2019年和市委老干局主动联系市委编办,汇报区县老年大学情况,呼吁解决机构编制问题,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争取,市委编办和市委老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区县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体制机制建设的通知》,为各区县老年大学解决机构规格和人员编制问题提供了依据。目前,王益区老年大学编制5名;耀州区老年大学编制5名;印台区老年大学编制4名;宜君县老年大学编制3名,均为副科级建制。各区县老年大学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办学有了根本保障。近两年来,各区县老年教大学工作已经步入正轨,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开启了铜川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新局面。
三是指导区县校做好教学服务管理工作。区县老年大学办学经验不足,经费、师资力量有限,市校积极为区县校教学服务管理等工作提供条件和方便,通过参观考察、教学观摩、交流选派教师等方式,帮助区县校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通过资产划拨、借用等方式,为各区县校增添了计算机、打印机、音响、乐器等办公教学设备,帮助区县校改善教学活动条件。鼓励区县校学员参加市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共同参与到创文创卫、乡村振兴等各项中心工作,促进市校和区县校的交流联谊,展示学习成果,共同提高进步。
三、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创新发展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老年大学也逐渐总结出了一些促进全市老年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争取领导支持是助力发展的关键。老年教育工作如果想要干出成绩,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跑断腿、磨破嘴的精神,向领导勤汇报,多争取,使主要领导对老年教育工作有所了解,知道问题才能为我们解决问题,促进发展。铜川各区县老年大学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上级领导和各区县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对老年大学的建设和运行工作的重视,不仅多次实地调研,会议研究,提出“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要求,而且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在设施上舍得投入。
(二)相互取长补短是共同发展的基础。做好整体协调工作,使区县间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借鉴。我们每年都会到各县区开展调研、交流、座谈,本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大家结合自身实际,毫不保留介绍各自的特色工作、经验做法,同时也坦诚地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每次交流过程重点突出、亮点纷呈。即学习借鉴典型经验,补齐短板弱项,不断缩小差距,又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各自在阵地建设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形成良好的赶超比学的发展氛围。
(三)勇于转变观念,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我们引导帮助区县老年教育工作者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思维,促进老年教育工作向更深发展。通过教师互派互学、共享教师资源、专业设置互补、互相推介招生、共同开展活动等方式协调各区县老年大学一体化发展,打破区县之间的招生教学壁垒,构建联盟发展体系,促进铜川老年教育协调发展。
(四)典型示范引领,是促进发展的手段。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近年来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增强发展源动力。注重发挥好市校的示范带头作用,传经验,明思路,广泛交流管理经验,提高基层老年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积极进行教育培训,采取现场授课、参观见学、线上交流、分类开设培训班等方式方法对全市老年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依托社团资源 发挥优势作用
引领新时代延安老年新时尚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六
延安老年大学(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延安老年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社团工作,依托社团在加强老同志思想政治、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凝聚老同志力量、发挥老同志作用、助力延安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使社团成为引领延安老年健康时尚、自信优雅生活的重要力量。截止目前,延安老年大学已建成老年大学合唱团、老干部合唱团、开心艺术团、歌舞团、山丹丹艺术团、军乐团、民乐团、秦腔团等8个社团组织,共有队员323人,人数最多的老干部合唱团78人,年龄最大的86岁,平均年龄63.4岁。共设有临时党支部7个,有党员125人。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老年教育是党领导下的老年工作,党建引领是统领老年大学各项工作的根本。自建校起,学校始终坚持政治建校建团,加强正面教育引导,着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阵地。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作用、有利于参加活动的原则,在社团设立临时党支部,健全组织机构,坚持每月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引导社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动全体学员坚定信念、思想常新、紧跟党走。
二、健立长效机制,规范服务管理。社团人数众多、人员结构复杂,建立健全规范的制度是加强社团服务管理的关键。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驻校社团服务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服务方式,细化管理职责,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社团活动文明规范、安全有序。各社团结合自身特点,分别建立社团章程,按照章程设立组织机构,每周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活动内容以社团自身专业性质为主,活动形式主要为专业知识教学、节目排练,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小结、年度有总结,让参与活动的老同志真正成为充满活力、学有成效、健康有为的新时代老年人。
三、搭建活动平台,展示夕阳风采。近年来,各社团以“展示夕阳美,传播正能量”为主线,潜心创作,编排了许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优秀作品,热情讴歌和赞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广大老同志表现出了自信激昂的热情和朴实真挚的情感,用才艺展示夕阳风采,表达家国情怀。各社团先后参加国内外各类文艺展演活动500余场次,参与演职人员达10万余人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展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成为展示陕北文化和延安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和赞誉,荣获国内外各类奖项150多个,为学校和延安赢得荣誉。
四、引导发挥作用,更好服务社会。引导各团结合各自专业特长,深入厂矿企业、广场街道和社区乡村开展红色宣讲、慰问演出、义写春联、扶农助农、关心下一代等活动,赓续红色血脉,传播优秀文化,支持乡村振兴,关爱青少年成长,让老同志回归社会、奉献余热、服务群众,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人生价值,提升生命质量。有的老同志主动担任社区活动站(点)的义务教练和辅导老师,自发组织和带动周边群众开展文体活动,为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中,广大老同志积极参加线上活动、参与社区防控、主动捐款捐物,力尽所能,为疫情防控加油鼓劲、贡献力量,服务社会能力日趋凸显。
砥砺前行三十年 踔厉奋发新征程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七
宝鸡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
宝鸡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截至目前,常年活动人员3842人,来校学习3390人次,开设九大类专业45个教学班(培训班);教学活动面积3500平米,建成了标准教室10间,覆盖演播、多媒体应用、舞蹈训练、乒乓培训等功能;建有黄柏塬、九龙山、茵香河任步武艺术馆等教学基地,集“教学、展览、实习”于一体,拓宽了师生教学实践空间。
一、争取政府支持,拓展发展空间
领导重视、党委政府支持是老年大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年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安中亲自过问市县两级老年大学发展情况,提出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所老年大学的目标要求,有效推进了全市老年大学阵地建设。
组织、财政、编制部门给予中心(老年大学)大力支持,帮助解决了提升改造、机构增编等难题;市卫健委出台《宝鸡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提出老年教育发展方面若干意见建议;市委老干局主动推动政协《关于加强老年大学建设的提案》办理,从增加政府扶持力度、拓展学校创办方式、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五个方面,着手实施,有力推进了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全面建设。
二、抢抓机遇,牢牢把握住发展主动权
近年来,市局及中心(老年大学)领导班子坚持“稳字当头、抢抓机遇”的发展思路,争取省市财政资金300万元对旧楼进行了改造提升,购置设施设备以及教学器材,改善了教学活动条件。争取专项资金,对主楼西裙楼二层及二楼会议室进行了装修改造,增加教学场所3个,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添置课桌椅80余套,投影仪1台,更新增设了破损的铁艺围墙和主楼小院感应门禁设施,安装了16路视频监控系统,14个监控探头,增强了安全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未来,我们计划改建西院,建成包含阶梯教室、演艺厅、多媒体教室及羽毛球、篮球场馆等的现代化教学楼,不断提升老年大学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
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市老年大学建成六所分校,在校学员过万人等目标任务。为此,我们主动联系多家企业、社区、养老机构,遴选了符合条件、办学意愿强烈的宝钛厂、渭滨区养老信息服务中心、渭水苑社区、高新健康城等四家单位,建成了宝钛、姜城、渭水苑、健康城四所分校,满足了附近老干部、老年人就地就近活动学习的需求。本年度,我们会同市局申报了宝鸡市重点调研课题《老年大学分校建设研究》,就是探索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推进甚至普及老年教育,让老干部、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上了学,圆了以往难以企及的大学梦、艺术梦。
三、用好市场手段,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宝鸡市老年大学发展面临民营企业办学竞争的压力。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一方面是机制灵活,不囿于条条框框,另一方面是对市场有深刻的洞见力。这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手段,推动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近期,我们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招生简报,印制万余份,拟于暑期向市级机关、城区街道办、社区发放;与交通部门联系,将门口的公交站改名为市老年大学;专门制作市老年大学铭牌,悬挂办公楼宇。通过这些举措,提升老年大学知晓率。
二是运用价格手段。近几年,老年大学快速发展,得益于运用价格手段。市老年大学分别设置了教学班和培训班两种模式,前者采用传统办学办法。后者每生每学期收费50元。这是基于老年人一辈子勤俭持家的客观实际而制定的。正是由于开办了培训班,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截至目前已有在校学员3390人次。
三是主动培育市场。我们始终坚持以老年人文化需求为导向,只要有老年人愿意学习的专业,哪怕三五个人,也尽量满足。开设瑜伽课程时报名仅有5个人,也坚持开办,纵使教员课时费基本上由学校弥补;而针对电吹管、葫芦丝等器乐专业,因演奏技法相近,采用复式班教学,节省了部分课时费;事实上,除声乐、模特教学班能做到略有结余外,其它都是不同程度贴补办班的。这些是老干中心(老年大学)班子履行“让党委放心,让老同志满意,让社会认可”的办学宗旨,履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
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八
榆林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2022年3月,中办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老干部工作在我们党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党的建设一个特色;强调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保证。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作为老干部政治学习的课堂、文体活动的平台,承载了让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功能,成为融政治引领、组织凝聚、文化养老、作用发挥于一体的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建活动主阵地。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
中心确立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思想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坚持强化理论学习、强化政治引领,全面推动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我们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老同志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细化完善阅读文件、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情况通报、参观考察等政治待遇各项制度,教育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时刻铭记对党忠诚。积极组织老同志参与到深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为副市级以上离退休干部送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学习资料共400份,引导老同志不断增强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二是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充分利用离退休党员活动室、阅文室、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阵地平台,采取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线上推送等多种形式,引导老同志在学思践悟中坚守初心使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老干部党校培训的必学内容,精心设置课程,对县处级、科级、普通老干部党员进行分级培训,对各系统、各部门分行业进行培训,让老干部党校成为加强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的重要阵地。为老干部订阅报刊杂志20余种,为本单位每位离退休干部订阅《陕西老年健康报》《金秋》报刊杂志,引导老干部强化学习,开拓眼界,紧跟形势。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主阵地作用,通过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室、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阵地,组织老干部开设多内容、多形式、多方位、周到便捷的支部学习活动平台,立足构建常态化组织生活载体、规范化思想教育阵地。
二、以老干部活动团队临时党支部为抓手,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总体格局
一是坚持组织引导,推进老干部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现挂靠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活动团队23个(人数1944人),全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396人。我们除了为老干部提供活动场地、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外,更加注重对活动团队的规范管理、文化建设和党建品牌打造。以支部星级创建为抓手,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通过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着力“基层党建+活动团队”模式,每年精心打造2-3个精品活动团队,在评先树优、经费支持等方面适当倾斜,既彰显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又为老同志日常生活、学习活动、发挥作用提供了便利,积极推动活动团队党建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总体格局。
二是发挥主阵地作用,精心组织老干部党员集中轮训。我们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结合老干部“属”老的特点,每期老干部党校培训时,建立临时党支部,通过“临时党支部+学习小组”学习模式,每期开班设立“思政课”“红色课堂”,通过这些灵活的培训模式,让老干部既有新鲜感,又有新见识,还能取得新收获。在疫情影响情况下,我们积极探索老干部党校线上培训方法,借助“云课堂”“云培训”模式,组织老干部开展了1期线上培训,收到良好培训效果。同时,利用外出培训,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利用榆林现有红色资源,组织离退休干部赴绥德、吴堡、神木等乡村振兴示范点、红色教育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观摩,组织老干部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让老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的“家”,使老干部党校真正成为全体老党员、老同志党性锻炼的阵地、学习知识的课堂、联系老干部的纽带、展示老干部风采的窗口。
三、以作用发挥为落脚点,引导老干部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作为
老干部工作的主要落脚点就在于引导老同志发挥优势作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充分发挥组织指导职能,让老同志在各个领域尽其才、显其能。
一是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余热作用发挥。我们通过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根据离退休干部优势特点,为他们搭建发挥作用、展示风采的优质平台。以“庆祝建党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市老干部乒乓球竞赛和一届市直单位老干部门球友谊赛以及“银发心向党 唱响新时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老干部音乐会等文体活动,充分展示了新时代老干部健康快乐、乐观向上的退休生活。
二是坚持党建统领,打造“支部+志愿服务”模式。我们按照“一个支部就是一支志愿服务团队”的思路,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组织推动,将志愿服务作为老干部发挥作用落脚点。充分发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指导作用,引导老同志积极融入社区,通过组织老干部开展慰问演出、书画创作、文体友谊赛、文化服务等活动,促进老同志正能量作用发挥。鼓励动员老同志围绕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等方面为榆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帮智出力。通过打造“活动团队党支部+志愿服务”模式,鼓励动员老同志在宣传政策法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深入挖掘老同志老有所为典型事迹,选树先进典型,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以身边老干部的生动事例教育人、打动人、鼓舞人,形成“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的共识,激励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作用发挥上来。比如,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炫夕阳群众艺术团发展壮大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市慈善协会慈善捐款5.3万元,并自购米面油慰问特困户等,先后获得助力十七运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陕西省慈善协会2022年度慈善服务先进集体奖、榆林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及榆林市慈善协会2022年度慈善服务“红旗团队”奖;榆林小曲多年来注重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在夫子庙旅游一条街传习所、区文化馆非遗展示馆、榆林小曲四合院、大街等地义务开展传习展演,让榆林小曲这一文化瑰宝代代相传。
立足实际 突出特色 创造性办好老年大学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九
西安老年大学
近年来,我们西安老年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学校实际,突出特色优势,以持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大力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努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性地办好老年大学,不断提升广大老年学员的获得感、幸福感。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学校三个方面的工作在这里作以汇报。
一、持续推进品牌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不断优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创建“品牌专业、精品课堂”为抓手,不断推动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在软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硬件建设上,对各系各专业的教学设施,不断进行更新,如摄影专业先后投入几十万,购置86寸智慧屏、40台高配置计算机、摄影灯、单反相机、无人机等高端教学器材,为瑜珈专业专门购置普拉提瑜珈床等;软件建设上,从专业前景和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和影响等方面扎实推进。二是通过评选奖励进行推进。学校先后制定了《品牌专业评定办法》、《品牌专业建设和评选实施方案》以及《品牌专业评选及优秀教师奖励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各系认真抓好落实,全力做好品牌专业建设基础性工作,并适时进行评选奖励,目前,已评选出声乐、摄影、民族民间舞、国画、葫芦丝五个品牌专业和各品牌专业优秀教师,对品牌专业优秀教师以增加课时费的形式进行奖励。三是定期举办公开课教研周活动进行推进。每学期组织举办一次品牌专业公开课教研周活动,由品牌专业优秀教师做公开课示范,课后召开品牌专业教学研讨会,不断提升品牌专业建设能力。四是组织人力编印教材进行推进。2020年以来,学校把系列教材编写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编印出《楷书颜真卿(勤礼碑)》《保健按摩基础教程》《声乐基础》等10本教材,使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扎实举办各类老年文化艺术活动,全面丰富广大老年学员精神文化生活
为老年学员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焕发出他们的第二次青春活力,变“养老”为“享老”,是老年大学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近年来,我们立足学校,面向全市,结合时代的发展和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创新创造能力,用心用情服务广大老年学员,扎实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展现老年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良好精神风貌,已成为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和亮点。如我们每年举办的艺术节,已连续举办四届,每一届都创新形式和内容,且有明确的主题,深受老年学员的喜爱和欢迎。今年的艺术节,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专门租用火车站铁路文化宫剧场进行了4天集中演出,开幕式专场演出,以艺术院各团队和教务处各系新排练的精品节目为主,还邀请了社会上有关艺术团队的节目参加,聘请著名导演进行精心编排,每个节目演出水准极高,整场演出圆满成功,8名市级退休老领导和部分退休老干部代表以及老年学员子女代表还前来观看了演出;教务处各系的5个专场演出,以各系的专业和教学班为单位,由各专业老师精心编排节目,集中登台演出,每个专场演出,既展示了一年的教学成果,又进行了相互交流,参加演出的学员们热情非常高。另外,我们每年还坚持举办“文化周”、“重阳节、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以及适时组织老年学员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养老院开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演等。
三、积极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全力搭建老有所为新平台
2022年,在市关工委的有力指导下,在市委老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根据市委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西安老年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动员学校的离退休干部和广大老年学员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学校关工委下设6个关爱团,各关爱团以各系为单位进行组建,将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公益事业的老年学员吸收为团员,定期组织他们开展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校关工委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老年学员的自身优势,积极作为,大力开展各种关爱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市关工委的多次表扬和肯定。今年初,在止园饭店对100余名关爱团成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专业培训,聘请专家授课,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关工委工作基本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等进行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为他们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渭兴初级中学进行结对关爱帮扶,开展送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课进乡村学校活动,今年六一前夕组织全校师生到城市社区观看文艺演出,并带着他们参观了中国——中亚峰会会议现场。同时,在广大老年学员中深入开展隔代家庭教育活动,不断提升他们隔代家庭教育素养。关工委组织的成立,为老干部、老年学员老有所为搭建了新平台,拓展了新途径。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提升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水平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十
西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同时,也为我们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日常工作,进一步丰富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活动内涵
年初以来,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载体,精心谋划,通过举办集中学习、学习辅导报告、参观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等活动,组织在职党员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讲党课、作报告等形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同时,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离退休干部日常学习活动,以“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通过举办离退休干部全市离退休干部广场舞大赛、市直机关离退休干部趣味运动会、书画摄影展、重阳节健步走、志愿服务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策划举办了“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线上健步走答题活动,市直各部门共有80多个单位、1300多位离退休干部参加。老同志们在体验健身快乐的同时,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畅想了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凝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同时,组织离退休干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书画学会组织“义写春联”4500余幅,为基层社区及防疫人员送去新春关怀;组织会员赴周至、灞桥等区县开展笔会交流,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组织书画学会会员到眉县张载祠开展艺术采风;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家高继承先生讲授书法创作技艺。组织诗词学会(文景诗歌会)到陕西考古博物馆、长安唐村开展诗词采风活动,通过实践采风极大地提升了老同志们的创作激情和团队的凝聚力。摄影学会与北京光映视界网络平台联合举办首届西安市离退休干部摄影大赛,收到投稿1600多幅,参赛作品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秦腔学会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举办了“西安加油”、“春天放飞的秦声”、“普及秦腔文化,助推世界读书日”等演唱会;组织会员到易俗社街区演奏《华州韵》大型合奏曲;赴泾阳工业园区举办《弘扬秦腔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专场演出,传承秦腔艺术,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京剧团组织编写了京剧普及教材,在社区教育平台进行网络授课,普及京剧艺术;川剧变脸、红灯记选段等节目在下基层演出中广受赞誉。舞蹈队组织队员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宣传,参加丹勋教育基金会举办的“精准扶贫、共同圆梦”联欢和央视举办的“桃李杯”青少年大手牵小手老少联袂艺术大展演等活动,收到了广泛好评。
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助推离退休干部活动高质量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中心党总支围绕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和“三个年”工作部署,一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相互促进。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组织离退休干部在每次活动(课程)前开展5分钟党课学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及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党史、党章,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老同志们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时时处处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积极推进党组织“三化”建设,扎实提升党建服务水平。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中心结合实际修订了“三会一课”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党建工作研判制度、微信群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了党员教育、党日活动开展、党性实践等组织保障机制。同时,加强支部管理,组织开通党建学习微信群,对各支部支委进行常态化教育管理,全领域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三是精心设计载体,广泛开展优秀党日活动。按照体现老干部工作特点的要求,中心精心设计优秀党日活动载体,先后组织党员开展“革命遗址教育”“文化下基层”“志愿服务”“学习座谈”“慰问演出”“服务社区”等各类优秀党日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修养。四是积极开展“双报到双评议”工作,组织党员下沉社区展现风采。中心党总支到仁厚庄社区报到,配合社区做好家属院管理。与此同时,组织13名在职党员到就近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及志愿服务工作。多名党员干部参与了所在社区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帮扶救助等工作,受到社区同志的高度赞扬。五是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优势,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以书画学会、诗歌会为主体组建了老干部网评员队伍,引导老同志们利用微信群等媒体及时转发报道中央、省、市官方媒体发布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各类公众事件,共同维护稳定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在党史学习教育及抗疫工作中,中心书画学会举办“手心相握 共抗疫情”线上书画展10余期,展出300余幅书画作品;编辑制作了四期“学习党史网络书画展”,阅读量近3000人次。文景诗歌会临时党支部组建于2020年防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在支委的带领下,诗歌会举办线上抗疫诗朗诵80余期,举办线上“党史天天读”诵读活动50余期,老同志们退休不褪色,继续在意识形态阵地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争光添彩。六是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助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忆清明、迎端午、庆中秋、贺重阳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以及举行书画、摄影、诗词、舞蹈、曲艺采风活动,进一步丰富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心教育下一代、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近年来,中心党总支多次被局机关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有多名党员先后被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市优秀党务干部”荣誉称号。中心书画学会先后被授予西安市离退休干部“五好”示范党支部、“四星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三、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针对我市老干部活动阵地空间分布不均、中心活动场馆设施建设滞后及区县老干部活动示范中心(站、室)发展缓慢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先后多次派遣调研组赴国内副省级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开展调研,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查老干部活动示范中心建设现状,为改进工作和提升服务水平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意见建议。如设计建设离退休干部党员驿站、书画摄影展厅,新设投篮、保龄球、飞镖、乒乓球、射击等活动项目,实现了调研成果的高质量转化。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离退休干部活动团队,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及时了解离退休干部所需、所盼,形成党建、学习、活动等服务保障机制4项,整合离退休艺术团队20余支,为离退休干部书画学会、摄影学会、诗歌会解决问题6项,惠及人群100余人次。
四、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引导离退休干部艺术团队融入基层治理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关心关爱离退休干部,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让广大离退休干部共享发展成果,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打造“晚霞耀古城”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开展“党建+志愿服务+正能量活动”,组织开展“晚霞耀古城·迎春送福”志愿服务活动、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赠送春联累计近万幅;开展“学雷锋树新风 志愿服务我先行”活动;组织文艺志愿者在养老院、社区、公园广场开展送温暖慰问演出;组织京剧团深入中小学义务教授京剧艺术;组织书画学会深入基层村镇学校为同学们讲授书法艺术;组织诗歌会举办线上诗词朗诵活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离退休干部摄影学会开展采风活动,多角度拍摄宣传我市“三河一山”、“基础教育三年提升工程”、“三中心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市政交通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的新成果,全面展示了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面貌。三是提高政治站位,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在开展“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畅谈建言活动中,引导老同志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引导离退休干部志愿者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营造正能量氛围,为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组织书画学会举办“颂党恩、学党史、不忘初心”网络书画展30余期,组织离退休干部文景诗歌会举办线上“党史天天学”专题党史诵读活动50余期,引导老同志争做政治坚定的政策宣讲员、舆论监督员和网评员,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四是广泛开展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近年来,组织离退休干部舞蹈队、时装队、太极拳队、书画学会开展进社区、厂矿、学校、村镇开展慰问演出活动100余场次,较好地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为营造和谐稳定社会氛围作出了贡献。
唯奋斗,不止步。新时代的十年发展成果表明,事业是拼搏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将直面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加大调查研究,深化整改落实,推动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迈上新台阶,为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十一
汉中老年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为我们做好老年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老年教育作为实施国家老龄事业战略、助力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老年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的日常管理、考核培训等。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办好老年人满意的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对老年教育的向好发展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汉中老年大学实践,就教师队伍建设相关问题,作了如下调研。
一、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6月,汉中老年大学开设书法、国画、声乐、舞蹈、瑜伽、摄影、器乐等17个专业32个班级,聘用教师26名,在校学员1000余人次。
从性别看。男教师18人,占比69%;女教师8人,占比31%,男教师人数较多。
从年龄结构看。30岁及以下的教师仅有1人,占比4%;30至59岁的教师为11人,占比达42%;60岁以上教师有14人,占比54%。教师平均年龄55岁,年龄均值较大。最小为28岁,最大为76岁。其中,国画专业教师平均年龄最大,为68岁;摄影专业教师的平均年龄最小,为33岁。
从政治面貌看。中共党员13人,占比50%,民主党派人士1人,占比为4%;群众12人,占比46%。中共党员教师均衡分布在各个专业,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从文化程度来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8人,占比69%;具有大专学历者6人,占比23%;高中及以下学历者2人,占比8%。从学历数据可以看出,我校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69%,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23%,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其中,22人在各专业领域有相应职称,占比85%,无职称人员为4人,占比为15%。
从任教时长来看。学校无专职教师编制,教师均为外聘、兼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到校任教5年以下者14人,占比54%;到校任教6至10年者11人,占比为42%;到校任教11年至20年的以上者1人,占比4%。
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我们制定了相关规定,如《汉中老年大学教师管理办法》等,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
1.人员流动大,队伍不稳定。外聘教师队伍经常因各种原因离职,有的因由于学员人数不足,学校停止开班而离职;有的因病离职,有的因年龄大、身体差,不能继续任教;有的退休人员需要照顾子女的生活,而中途停止任教。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必须尽快物色到合适的教师,才能解决班级中途停课的困难,工作较被动。
2.教研活动少,质量难提高。老年大学的教学形式不同于单一的教学活动,开设的专业种类多,不同专业间教师联系交流少,大量的教学又仅限于每周一天的面授活动。教师备课、查阅资料等均在校外完成,相互间缺乏交流讨论,更不用说集中的教研活动了。教师习惯了各行其道,对教研活动也不是很热心。再者,教师来自各个行业,自身条件、素质高低不一,部分教师连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很难把握,对老年人的身心规律也缺乏了解。受场地、工作力量限制,学校无法组织全体教师一起学习、研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素质差距大,评价无标准。外聘教师各方面素质差异很大,有的教师在专业技术、技能上有过人之处,但缺乏教学经验;有的退休人员与学员思想观念有相通之处,但脾气固执,难以接受他人意见。还有,所教班级差异也很大,如学员数量最少十几人,最多的一百多人;动态的声乐舞蹈器乐等班级、静态的书画摄影班级的备课方式、备课量都不一样等等。所以这些,都使我们很难用同一尺度、同一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价教学质量。
4.教学要求高,待遇偏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大学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对老年大学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不仅要在教学上因材施教,要求得当,还要掌握一定的老年人的心理,给予个别的辅导和照顾。热心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一般都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相比经济发达地区,我校教师授课待遇偏低。
三、对策建议
教师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老年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针对以上困难与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访才纳贤,建立教师人才库。在教师的聘用上,根据专业丰富、教学内容多样这一特点,应遵循“能者为师”的理念,热心老年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较好、某一学科或专业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可以成为老年大学的教师。平时需要广泛了解师资信息,要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了解各专业师资情况,如有合适人选,哪怕目前未开设此专业班级,也应把人员基本信息登记下来,建立起教师人才库,变“按岗求师”为“按需择师”,增加选聘余地,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2.搭建平台,注重教研提质量。老年大学的老师因为是外聘的,他们在老年大学需要有归属感,因此要求我们努力地为他们在教学上创造各种条件。为教师提供教学必需的资料、用具,如挂图、教学用乐器、多媒体等;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重点放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上。此外,还可以通过召开教师会议来布置一些共性的要求,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活动。
3.情感投入,温馨评价促发展。老年大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有为老年教育事业作贡献的精神,但课时费较低,要想留住优秀教师,除了课时费报酬外,最重要的就是感情投资,实行人性化管理。一是工作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与教师真诚相待。教师生病住院应及时问候探望,尽力解决任课老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经常听取教师意见、建议。二是在学员中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教育学员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给教师营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4.多方支持,提高队伍稳定性。在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的管理中,还应进一步争取上级领导、教育、财政、民政等各部门支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加大投入,更好地保证教师安心任教。加强老年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通过公开展示教师的优秀成果和突出贡献,让社会更加关注和尊重老年大学教师的工作。
挖掘资源优势 努力担当作为
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全省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培训班经验交流材料之十二
商洛市老年大学
去年7月,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据此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陕组通字〔2022〕49号)(以下简称《措施》),对全省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在《措施》第一条“突出政治建设,永葆离退休干部党员政治本色”中明确指出“依托各级老干部学校、老年(老干部)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离退休干部基地等阵地,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老年大学作为服务离退休干部工作重要力量,要主动担当作为,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政治建校,突出“银龄党校”功能,努力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现就老年大学在商洛离退休干部党建中如何发挥主阵地作用,与大家交流如下。
目前,老年大学在服务离退休干部工作中积累了资源和经验,有利于发挥在离退休干部党建中的主阵地作用。一是组织性优势。老年大学有长期服务、联系老干部、组织老干部开展学习活动的经验。有健全的机构、组织,有人力、物力保障。老年大学党支部健全,组织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水到渠成。二是资源性优势。老年大学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政治理论、文艺文学、技能体育等方面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充足,特别是政治理论老师的积累方便以后开展专题政治教育活动,其他各专业老师也为后期各类型活动开展提供了支撑;老年大学有丰富多样的活动室、多功能室、教室,丰富的室内外场地有利于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的开展。三是功能性优势。老年大学是老同志学习健身娱乐的地方,既能开展学习教育,也能进行文体娱乐,让学习教育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更能吸引人,更有参与感,也能搭建平台让老同志发挥余热,更具教育功能和引导意义。
近年来,商洛市老年大学以《意见》、《措施》为指引,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主责主业,结合我市各级离退休党组织工作实际,落实市委老干部局“123666”工作思路,将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支部建设,把老年大学打造成坚强的政治堡垒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不忘加强政治学习。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不断凝聚和团结支部党员,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升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建强老年大学党支部。市老年大学在班级组建临时党支部8个,在团队组建临时党支部15个,纳入党员1162名,选出支部书记、开展组织生活,开展政策理论学习50余场次,坚持课前或活动前15分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养成良好的政治理论学习习惯,让老同志时刻不忘感党恩、跟党走,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站稳政治立场,胸怀“国之大者”。
二、强化活动功能,把老年大学打造成精神家园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老同志吸引住,让老同志有意愿积极融入进来,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自觉接受思想的洗礼。利用元旦、“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九九”重阳节、“十一”国庆节、校庆或者党和国家有重大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书画摄影展示、诗词征文创作、参观学习等各类型的活动,让老同志在参与各种主题突出活动过程中自觉感悟、自觉领会、自觉提高,不断增长爱党爱国之情、坚定爱党爱国之心。学校建好棋牌室、图书室、健身房、多功能厅等,让来同志来了呆得住。学校工作人员积极提高综合素质,既能干好业务工作、更能主动培养特长,适应老同志需求,既能宣讲理论政策、又能陪着老同志写写、画画,唱唱、跳跳,与老同志打成一片,成为益友,让老同志时刻不忘来校学习活动,将老年大学打造成老同志向往、愿往的“银龄乐园”,让老同志乐在其中。
三、积极搭建平台,把老年大学打造成发挥余热的舞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很多同志退休后依然精神矍铄、康健硬朗且有大量闲暇时间,老年大学要增强服务意识,我们积极搭建平台,给老同志们提供发挥余热、展现价值的平台和机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融入商洛“一都四区”建设。组建技术服务队,发动从农林牧果药菌等技术领域退休的同志组建技术服务队,带头助乡村振兴,与镇村做好对接,建立“清单式”服务事项,定期前往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今年先后有6名老同志赴帮扶村、洛南、丹凤等开展核桃、葡萄等种植技术指导10余次;组建宣传队,发动从政策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播音主持等岗位退休的同志组建政策宣讲队,带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开展“党的故事我宣讲”活动,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宣传宣讲到一线干部群众,先后有5名老同志受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讲30余次;组建文艺演出队,发挥学校优势,通过专业班级学员或者各活动队伍,组建义务演出队,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社区、公园、广场开展主旋律演出活动,老同志们先后参与商洛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商洛半程马拉松、秦岭生态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开幕式中演出,在城区开展公益演出6场次;先后组织书画老师、学员在春节前夕开展义写春联活动,走进儿童福利院与孩子们交流书画艺术,并为儿童福利院孩子捐赠5000余元物资,让老同志在参与公益活动过程中发挥余热、奉献爱心。学校在各项活动开展中做好基础保障工作,让老同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将各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搭建好各类平台,把老年大学打造成老同志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舞台。
四、创新品牌建设,推动商洛离退休干部党建上水平
依托优势资源,打造“银龄党建”品牌,让老年大学更具政治性,在教育引导老同志过程中更加专业、专注。推广“银龄乐园”品牌建设,加大投入,打造更加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老年大学,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入校学习。山阳县老年大学打造集政治引领、组织生活、党内关怀、文体活动、健身娱乐、才艺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金秋驿站党建综合体”,积极引领服务老党员,多次接受省市县党建调研指导。商南县创新开展“初心故事会”主题活动,讲好商洛红色故事,社会反响很好。将全市老年大学都打造为“老党员驿站”党建示范综合体,打造“党建之家”“老干部之家”,各学校设置若干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全市老年大学累计设置临时党支部(党小组)51个,纳入老党员1865名,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书画沙龙、红歌比赛、阅读分享等“党建+”活动,促进离退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使他们离岗不离组织、流动不流失、退休不褪色,充分发挥老年大学在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中的中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