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精神
推动宝鸡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
宝鸡市老年大学 曹宏斌 高小军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要不断丰富老年人教育培训服务”及“每个县(市、区、旗)至少要举办1所老年大学”。为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精神,宝鸡市制定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市政协通过了民盟《关于加强老年大学建设的提案》,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市老年大学要建成六所分校,在校学员过万人等具体目标,擘画了宝鸡老年大学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一、宝鸡老年大学现状
宝鸡老年大学建设起步较晚,市老年大学于1996年成立并开始办学,2007年为支持民办老年大学停止办学。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道路迥异、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但办学数量、基础设施、覆盖人群、受教育占比以及师资力量尚未达到国家要求,与兄弟地市仍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恢复市老年大学教学工作。2019年秋季,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宝鸡市老年大学恢复教学。在陕西老年大学、市委老干局正确指导下,市老年大学建设有了明显进展。一是投资力度加大。市财政投资300余万元对教学楼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扩大教学面积2000平米,建成标准教室10间,覆盖演播、多媒体应用、舞蹈训练、乒乓培训等功能。二是师资队伍壮大。在全市范围内遴选聘任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各类专业教员,更好担当起“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指导者重任,教师从2019年4人增长到21人。三是办学规模增大。专业课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12个,班级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32个,在校学员人数从2019年不足200人,增长到现今1200余人,增长幅度六倍有余。
(二)县区办学快速推进。近年来,各县区也加大老年教育支持力度,基本建成一县一所的目标。金台、凤县、陇县、千阳争取政府支持,投资共计一百五十万余元,对原用于基础教育、政府办公的建筑进行适应化改造,建成标准教室11间,基本满足各地老年教育需求。扶风县多方沟通,为老年大学争取11名编制,目前加快申请正式校舍批复以改善教学环境。眉县在横渠、常兴两镇建成老年大学分校,凤翔也在西白村、周家门前村、白家凹村建成分校,解决了部分乡村老年教育难问题。渭滨、太白、麟游也积极筹措资金,拟于本年度或十四五期间建成老年大学,彻底解决县区无老年大学的问题。
(三)民办教育稳步发展。民办老年大学开始于2006年,现有两所,分别为宝鸡华厦老年大学及恒康老年大学。华厦老年大学建筑面积5400平米,设有标准教室、形体教室、大型会议、演出用多功能厅等。此外,还开办有烽火、宝钛、群力、钢管厂、石油机械厂、福乐、伟芝堂7所分校,总建筑面积875平米,合计6275平米,在校学员数达到3600人,开设了包括书法、绘画、摄影、英语、声乐、器乐、秦腔、舞蹈、电脑、瑜伽、食疗、太极拳等12个大专业,共103个教学班,其中校本部71个教学班,初步建立起一套老年教育专业及课程体系,满足了老年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和正规化、专业化的教学需要。恒康尚处于起步阶段,正探索适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全市老年大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一)经费保障不足。市老年大学经费虽列入财政预算,但每年仅约三十余万元,只可满足水电费、临聘人员工资、日常办公等开支,极大制约了老年大学的发展。如校长培训会、文艺汇演、基本建设等因经费紧张难以正常开展。另外,各县区经费保障基本上没有明确保障渠道,有的从老干局办公费支出,有的依靠在社会、企业拉赞助或教师义务教学维持,只有少数县区把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但同时存在保障不足的问题。
(二)机构编制不健全。全市十二个县区中,仅扶风县落实了老年大学机构编制,陈仓、眉县、凤县、千阳四县区老年大学举办主体是老干部活动中心,但无机构编制。金台、凤翔、岐山三县区虽有老年大学,但也没有机构编制,只是聘用退休老同志进行管理,教员身兼数职,只满足于维持现状,难以考虑学校长远发展,影响了老年大学进一步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县(区)两级老年大学皆存在教学活动场所、设施器材、后勤保障建设滞后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新时代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健身、娱乐等多样化需求。如有的县区,城区老年人近万人,而老年大学教室面积仅百平方米,加之教学环境简陋,教学设备、活动健身器材缺乏,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参加学习教育的积极性。
(四)师资力量难以适应老年教育需求。由于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偏大,纯粹的理论灌输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学组织难度大,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求更高,加大了教师的遴选难度。之外,因教员皆为临聘人员,学校无法解决职称晋升、待遇提高等问题,抑制了他们的教学热情和活力,甚至部分教员会因个人发展选择离职高就,或因年龄偏大选择离职在家,使师资队伍难以保持稳定。
(五)网络教育还处在低层次水平。新时代网络已成为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宝鸡老年教育与本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比,在网络教育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高等教育已普遍建成智慧校园、云上课堂,通过网络开展教学、办公等工作,远未达到宝鸡市政协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建成覆盖市、县、镇、村、户的老年大学网络”要求。
(六)老年教育低水平徘徊。主要表现在精品课程少、成果少,学员学业水平提高缓慢,作品专业性不强。学校举办的年度学业汇报展览表演乏善可陈,市级层面举办的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可拿出手的精品不多,特别是参展中省级展览汇演的凤毛麟角,与市级老年大学品牌不相称。
三、对策及建议
为进一步解决制约宝鸡老年大学发展的瓶颈,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政府社会支持力度。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统筹考虑老年人口数量、受教育占比、地理位置等因素,一揽子解决各级老年大学机构设置、级别、人员编制等问题。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将管理人员经费和教学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鼓励单位或个人直接捐赠、定向捐赠各级老年大学,缓解其经费压力,改善教学环境及设施设备。三是专项制定老年大学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宝鸡各级老年大学整体发展规划,分步实施,逐渐增建、扩建市县两级老年大学,筹建镇级老年学校(分校),建设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体系。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根据实际需求建设与老年人口相适应的教学活动阵地,提升老年大学办学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办学需求。宝鸡市老年大学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改建西院,建成包含阶梯教室、演艺厅、多媒体教室及羽毛球、篮球场馆等的现代化教学楼,不断提升老年大学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
(二)拓展学校创办形式。坚持老年大学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路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大学建设,采取政府主导、归口管理、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助力民办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巩固现有成果。鼓励华厦、恒康老年大学坚持办学,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二是兴办养老教育。鼓励养老机构、养老社区与老年大学联合开办老年学校,开设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相关课程,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教学服务。三是开办“网络课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基层实际和老年人身体情况,采取“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形式,将课程录制后通过网络传递至镇村老年大学及居家学习的老同志手中。
(三)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现有各类社会资源用于老年教育,推进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一是鼓励社区教育机构、职教中心等组织举办老年学校,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二是充分挖掘行政机关、行业企业、高等学校等单位潜力,在活动场所、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实现资源共享;三是鼓励宝鸡各级开放大学与老年大学联合举办老年教育,推动云教育、空中课堂持续开展。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调整人员结构。始终把教学作为老年大学发展的第一要务,适量压缩管理人员数量,调剂一定名额,从高等院校毕业生、社会艺术专业人才中招聘任教兼管理的工作人员,确保人力资源有效利用。二是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是推进老年大学发展上台阶的重要举措,是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前置条件。老年大学专业门类的内在性决定教师须有较高水平的艺术素养,而我国二十余年的教育改革为艺术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故而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引进艺术类人才为老年大学提供了可能。三是引入竞争机制。临聘教师是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只有贯彻竞争机制,才能从其中选拔出高素质人才,才能让学员满意、让领导放心。要建立一套透明公开的人才聘用机制,让准教师们在平等的环境下展示自我,最大限度地发现他们的本领才华,从而遴选出拔尖人才,担当起“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重任。
(五)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完善专业设置。形成包括营养与保健、音乐、舞蹈、瑜伽、武术、手工与园艺、文化知识、职业训练,以及常见病防治、养生保健、心里疏导等医疗保健知识和水火电气安全知识、预防电信诈骗等生活常识以及智能手机操作、电脑应用、常见生活app操作等信息化内容。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形式。要加大教学培训基地建设力度,在现有的任步武艺术展览馆、九龙山景区等基地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再遴选出各类专业培训基地,集“教学、展览、实习”于一体,拓宽师生实践空间;要充分运用“启发、互动、激励”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思维,诱发求知欲,活跃课堂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课堂成为一种生活享受,成为丰盈内心、滋养灵魂的精神大餐,成为人生经历的永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