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镇居民户口
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农村,我的出生地和养育我长大的地方都是高寒山区,生产、生活环境十分艰苦,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苦难生活,自幼就看在眼里印在心里。父辈们那种艰难度日的情景在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上四年级以前也就是初级小学阶段,在家门口读书。初小毕业考上离家20多里的公办高级小学上学,每周日去学校周六回家,上六天学吃两天冷包谷面馍馍或冷火烧馍,口渴了找冷水喝,后三天煮白水包谷珍珍吃,星期六不吃午饭,一放学就往回跑,肚子饿得疼,腿发软,路边山林里有了山果子还好,可以采摘些充饥,我回家的路上救兵粮多,那红红的果子还真的救了我的命。在两年的高小生活中,我亲眼看见住街上的同学过得生活就是比乡下农村好得多,吃的穿的都好于我们乡下的同学。也了解到有居民、农民之分,居民的生活比农民的好,我的同桌同学就是居民,我的学习用品、穿的、吃的样样都不如她,打心眼里羡慕人家。同时我也看看其他农村来的同学,看一看,比一比农村的同学都与我差不多,都是一个层面的生活水平。打稍懂事以来,我对农村、城镇的生活和农村、城镇的户口悟出了一些事理,明白了农民与居民、农村与城镇的差别,也看到了父辈们的艰辛,懂得了他们供养我们的困境和难处,我从来没有产生过怪罪他们记恨他们的心。高小毕业我以较好的成绩考入100多里远的宁强二中,伯父伯母见我年小路程远就不让我上,我心里明白他们实际是供我上学有困难而推辞。我想上学心切,但无可奈何,只得依从。我的同桌却顺顺利利上了中学,我就觉得城镇户口就是好,从此萌生了长大一定要做城里人的念头。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更加了解城乡的政策差异,那时的上学、就业、医疗、养老等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都是与户籍政策直接挂钩的。我了解到农转非有很多好处,一旦农转非就过上了体面的城市市民生活,生活、就业都有保障,子女考学录取有两个渠道,即使考不上中专,还能考技校,毕业后都能顺利就业,安排一份工作,有了工作后生活、住房、医疗、养老都有保障。我为了把2个孩子的户口转为城镇户口,让他们脱离农村成为城里人,千方百计寻找转户口的政策。记得当时的政策是倾向于科技人员,而我已是乡镇的领导干部,我就找理由找机会向组织部领导申请要求弃官去当科技人员,当时我已被列为第三梯队重点培养对象,组织上不放。为了城镇户口这张金牌,我多次申请请求组织关照,1989年3月终于得到组织的批准,调我到区农技站当站长,但是不脱离行政仍然任区委办秘书、区级机关党总支书记。我在县科委排上了农转非的队,科委说大概5年左右就可以申报了,但农技工作要有业绩才行。我不负组织的期待,就努力地工作,三年多时间里我两次获省农牧厅表彰,我领导的区农技站获省农牧厅先进基层农技站称号,并入围全省百强农技站竞赛评选名单。
我的农转非户口申请表于1994年逐级上报,因为转户时要给粮站交粮票和现金,提前2年就到黑市场高价买全国粮票和陕西粮票800多斤,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使用粮票逐步取消,备用的粮票成了收藏品。
1994年8月给县公安局交手续费100元,给县粮食局交科技农转非粮食差价款300元,1995年6月20日期盼农转非的这张金牌《市镇居民粮油证》终于领到了,农转非的城镇居民户口梦实现了。从6月20日起全家四口人吃上居民粮油定量供应,每人每月12.5公斤粮食,食油成人每人每月0.25公斤、学生0.2公斤,到1996年9月儿子考上中专,户口迁至咸阳,到1997年1月买最后一次12公斤面粉,结束了吃商品粮,居民粮油供应证至此走出了家庭生活,成了历史的见证物。
我为了农转非户口获取《市镇居民粮油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回想起来对于家庭发展来讲还是值得,家庭赢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引发了我对那个时代的感慨和回味,也深深地感悟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签发:宁强县委老干局局长张学武;撰稿:宁强县老年学学会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