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诗话养生
黄益骏
2019年12月26日是敬爱的毛主席诞辰126周年纪念日。此刻,我愿永远以他的微诗作为养生的指南;永远以他的思想作为前进的灯塔!
这里的“微诗”,指短而小的诗词。脍炙人口的毛泽东《养生十六字诀》:“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就是经典的微诗代表作。
诸如同类题材、一样体裁的佳作古今中外,盈千累万。如:古代佛家十六字要诀是:“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清代乾隆皇帝养生经典是“不贪养德、清淡养寿、少怒养神,无求养气”。张学良将军的养生经典是“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吃睡规律、笑谈过去”。巴金先生的养生经典是“生命开花、淡泊名利、米面搭配、博爱社会”。臧克家先生的养生经典是“读书认真、散步养心、饮食清淡、偏爱大葱”。英国撒切尔夫人的养生经典是“常下厨房、爱爬楼梯、粗素饮食、注重健美”……
以上微诗佳作,出自于历代和世界名人之手。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个人阅历不同,但对于养生各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毛泽东的《养生十六字诀》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所有人都应当认真学习、践行。
这首微诗写于1958年,那时正值建国之初,到处千疮百孔,面临百废待兴。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惜墨如金,仅以16个字总结了他参加革命近40年的养生心得。
先说情绪,他保持:遇事不怒。毛泽东十分重视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的突出标志是乐观。每当革命紧急关头时,他总能力挽狂澜,这与他“遇事不怒”的心境分不开。“遇事不怒”,就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要发怒,要心平气和地去思考,去处理。遇事发怒,不但于事无补,且容易“怒”中出乱。中医学认为,“怒伤肝”,即发怒容易伤及肝脏,例如患肝病的人,发怒是他们致病因素之一,也是病情加重的因素。另外,发怒还容易加重高血压、引发脑中风等疾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发怒”是健康的大敌,不可不慎。心理学认为,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也强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定要乐观。须知“乐观是重要的保护伞,这种人有强大的社会网络并能很好地处理压力。”
说到饮食,他主张:基本吃素。所谓基本吃素,是指“多吃素,少吃荤”,而不是全然吃素,应是合理膳食。毛泽东来自乡村,他的饮食习惯一辈子都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朴实、简单的本色。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简朴饮食。毛泽东饮食从不奢华,每餐都是四菜一汤,两个荤菜,两个小菜,一个汤。菜和汤都是常见的大众化的普通食物。(2)吃得偏杂。毛泽东一生进食都讲究一个“杂”字,讲究粗细搭配,粗粮吃得少,起不到预防慢性病等保健作用。比如蒸米饭时加点小米、糙米、绿豆或红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麦,磨豆浆时加一把紫米等。(3)讲究食补。 他的“进补”理论是:补品能少吃就少吃。毛泽东还说,我们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药物。他很喜欢吃葱、姜、蒜之类的食物。(4)喜好喝茶。饮茶是毛泽东的一大嗜好。他每日睡醒后第一件事就是喝茶、看报纸。他喝绿茶,尤喜龙井,并且要浓、要热。
再说运动,他强调:多多散步。毛泽东一生都和运动健身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公务繁忙的和平时期,他都会挤时间进行健身运动。在诸多运动项目中他重点选择了散步。令人惊奇的是,当今世运组织推荐的“最好的运动是走路”和毛泽东当年倡导的散步几乎如出一辙。毛泽东喜欢在工作之余到外面走走,这种散步的习惯伴随着他一生。他常常劝诫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多活动,要自己照料自己,不论天气如何都要散步。”此外,他还喜爱擅长游泳、爬山、跳舞等有氧运动。此举连同平衡饮食、心理状态被国际维多利亚会议宣言称为“三个里程碑”,足以证明他老人家的先见之明与卓越贡献!
最后说生活,他要求:劳逸适度。他熟读《黄帝内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有度”。为自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生活制度。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风风火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毛泽东除了专心致志研究工作外,还经常从事适量劳动。他反对追求舒适享受,反对游手好闲,反对体力和智力上的怠情。经验证明,劳逸适度是健康之母,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长期睡眠不足会给机体造成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和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
毛泽东以养生为主题的微诗,字字珠玉,句句经典。是他,促使古人与今人的养生之道融为一体;是他,引领世界与中华的养生方式互通共融;又是他,运用“辩证”法宝使治病与养生更科学有效。
(作者系铜川市人大原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