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故乡
咸阳市老年大学 刘正义
对于一个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的游子来说,故乡就是他永远难以忘怀心心念念的梦,是他时时挥之不去无法割舍的情结。
自1972年投笔从戎告别父老乡亲,整整50年了,我才抖落一身轻尘定一定心灵细细打量着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蓦然发现,昔日令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已经变得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已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况景,怀着“近乡情更怯”的忐忑感,我急切地踏上了这片热土。
车轮在平坦宽阔的村路上缓缓行驶,迎面而来的是蓝天白云和大片大片的田野,连鸟叫的声音都是那么悦耳,像一首首熟悉而又动听的歌,我顿时有一种迷路的感觉。记得小时候的村路,崎岖泥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看看眼下的路,水泥铺设,平平展展,不仅村村通,家家户户的门前,也是雨天见不到泥的路面。街道两旁的路灯,更是给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村子增添了现代化的风采。宽阔新美的广场上,篮球、乒乓球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不时可见村民在此运动休闲的身影。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村里绝大多数人家都住在窑洞,虽说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但阴暗潮湿,光线极差,通风条件不好,几乎见不到阳光。更可怕的是雨季一到,不仅要防止窑洞漏水塌陷,还要警惕汹涌而来的洪水灌进窑洞,尤其是地坑窑,稍有不慎就有灭顶之灾。多少个大雨如注的夜晚,我曾和爸爸披着蓑衣拿着铁锨在门外堵水,劳累和恐惧一起袭来,望着黑沉沉的夜,心里徒增了无尽的烦劳。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很低,住瓦房和楼房只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的居住现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从窑洞里搬了出来,并由土墙与瓦结合的房子慢慢地变成了钢筋水泥一砖到顶的现浇瓦房,宽敞明亮的小院子里还种了许多鲜花和蔬菜,其舒适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城里人。好多村民还买了小汽车,院子便成了天然的车库。
村子地处贫瘠的“旱腰带”,不仅没有水源灌溉,就是人畜饮水都无法解决。无奈之下,有条件的村民便在自家院子里打一眼一丈多深的水窖,靠着下雨时收集的一点水以解决人畜饮用,由于那时的场院多是黄土地,流到窖里的水总是浑浊不清,甚至还飘浮着屎壳郎等可恶的小虫子,令人作呕。就这种质量的水,遇到天旱时还吃不上呢。我的少年时期,就曾跟着村民拉着架子车到十几里外的沟里给生产队拉水。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挑着一副沉甸甸的水桶,步履蹒跚地下到几十丈深的沟底,排队候着那一点点冒出来的泉水,等到把一担水从沟底挑到沟边倒进那汽油桶改装的大铁桶,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的酸痛。那不堪回首的往事,至今还不时地在我脑海里闪现。没有想到,如今不仅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而且村子里还有了纯净水。这时代的变迁,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
过去的村庄,做饭烧炕都用柴禾,尤其一到冬季,缕缕炊烟随风飘散,慢慢地汇集成一层厚厚的雾霾,不仅污染空气,还破坏植被。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村里通了天然气,用上了清洁能源,可以做饭、洗澡、取暖,其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在电子通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便于村民上网和看电视,村里专门架设了网线,建了多达500人的群,成为村干部传达上级精神、了解村里民情、传播交流信息、通知重要事情、征求群众意见的一个广泛便捷的渠道,也为村民网购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今的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全国各地称心如意的商品,也能把自己的产品销到国内外,这是几十年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啊!
几天前,看到三三两两的老人往村委会走,一问才知道是给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体检,如今的老人,每月还有上百元的补贴。疫情以来,村干部更是忙得团团转,通知催促村民打疫苗、做核酸,对个别因故没有赶上的村民,村干部亲自开车送到镇上补打补做。针对年轻人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多的现实情况,政府还在村里建起了幼儿园,对于距离较远的邻村儿童校车接送,从而解除了在外人员的后顾之忧。
多年来生活在高楼大厦构筑的围城里,空气污染和噪音这道世界性难题一直困惑着人们,使多少人向往农村那清新甜腻的空气,如空谷幽兰一样寂静的村庄,以及那脸上挂着笑容淳朴恬静的乡亲。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是那样的愉悦和舒坦,身体是那样的富有朝气和充满活力,在物质生活已经十分丰富的今天,最高层次的享受就是精神需求,这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
多年来,故乡就如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我,我就像在空中飘荡的风筝,不管飞到何处,那根线依然连着我出生的那个叫十八里铺(八一村)的地方,那里有我故去的亲人,有我时常牵挂的父老乡亲,还有我童年的梦想和欢乐。
啊!故乡,你变了,变得越来越美了,我打心底里深深地爱着你!你犹如出水的荷花,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潮中,洗涤了自身的污垢,沐浴着时代的春风,在久负盛名的乾陵脚下,追逐着中国梦的脚步,尽情怒放,香飘万里。
赋诗曰: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魂,
多少回梦里见亲人 。
激动的心儿砰砰地跳,
车子啊咋不快快地跑。
近乡情怯不敢问,
年迈蹒跚染霜鬓。
十八岁离家六十岁回,
满脸的蒙尘满眼的泪。
紧紧地拉着乡亲们的手,
知心的话儿说不够。
曾不记小时捉迷藏,
差一点掉进壕沟里。
曾不记一起上学堂,
背不过课文挨竹杖。
曾不记六十年代闹饥荒,
一个个饿得头发胀。
曾不记生产队里把工上,
立志学大寨让家乡变个样。
一句句话儿掏心窝,
泪眼相看乐呵呵。
一步步来到昔日的家,
忍不住泪水哗哗哗。
物是人非家空空,
父亲母亲您在哪里?
香蜡纸钱冲天烧,
悲泪填胸已嚎啕。
薄命弱幼我长成人,
杀身难报父母恩。
曾记得从小父母严教养,
呕心培养语重心长无法忘。
一别数载山河变,
家乡旧貌换新样。
一条条马路村村连,
雨天不担心走泥丸。
大街小巷亮晶晶。
一家家高楼平地起,
一个个装修赛城里。
老年人跳起了广场舞,
年轻人一个比一个酷。
春季里开花秋季里果,
村民们一个比一个乐。
梨花桃花油菜花,
农村哪里比城里差?
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
你说咱故乡美不美。
二十大春风荡山川,
幸福的生活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