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金凤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西电集团老年大学教务处负责人发现,并特邀我做他们的客座讲师,专门教授老年实用摄影课程。
面对刘处的邀请,我忙不迭地推辞说:“不行,不行,我是南方人,说话恐怕学员听不大懂!” 没想到,刘处一阵连珠炮让我招架不住:“你26年前就给你局老干部上过摄影课;《人民日报》当年还在一版报道过你拍摄的老干部实习的照片呢!你现在又是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了,给我们老同志讲摄影课没有问题!”
恭敬不如从命。接受邀请后,我就开始围绕“老年实用摄影课程”这个主题迅速做出“理论教学10课时,实习训练6课时”的教学计划。考虑到老年大学学员学摄影多数都是从零开始的实际,在制作课件时,我把相机使用作为第一节课程,其次有旅游摄影、人像摄影、建筑摄影、婚庆摄影、舞台摄影、摄影美学等。
在开学典礼上,我以播放ppt的形式向全体学员介绍了教学计划安排。因为我担心是南方人语言沟通有困难,我下功夫把PPT做得非常到位;因为要提高全体学员的学习兴趣,我下功夫把各种样片选配得无比精妙。在普通的开学典礼上,素不相识的学员竟然也掌声阵阵......
人们说到“老”,总是同“夕阳”、“余辉”、“黄昏”……等词联系起来,说白了,就是老年人离死不远了。其实,这是对老年人的一种误解。真正和老年人朝夕相处后,你会发现他们对晚年生活的追求更有品位、尊严和质量。在第一期学员中有位从兰州部队空军退休不久的正师级干部,他上老年大学摄影班的目的,就是要让手中的相机由“傻瓜”变成“智能”,拍出自己喜欢的照片。因为他有“正师级”的“从政”经历,我提名他出任摄影班第一任班长。他毫不推辞,并快速完成由“师长”到“班长”的转变,把个小小的摄影班带得井井有条。后来,不少学员明白要把手中相机由“傻瓜”变成“智能”的一般道理后,觉得自己的相机不能完全满足“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的需要,于是就慷慨解囊,毫不犹豫地更换了照相器材。其中,有个学员一次就投入60000多元。
现在社会上有套顺口溜:“六十小弟弟,七十多来兮,八十勿稀奇,九十蛮神气”。摄影班有位73岁高龄的学员曾经对我说:“我一进老年大学就有一种‘重新开始’的感觉。面对PPT大屏幕和你陈老师,我顿时感到自己年轻了几十岁。老年大学不就是是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乐的舞台,老有所为的阵地吗?”在环城公园进行夜景摄影实习时,他拍摄的照片最多,但是他自己却不满意。第二天晚上,他又自己上城墙对着钟鼓楼拍摄了一晚上,终于给老师报送了自己最满意的摄影作品。
退休人员对摄影班的热情,不知不觉地“传染”给了在职人员。他们联名向公司老年大学提出请求,要求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工、学矛盾怎么办?“我们白天上班,晚上学摄影,工、学两不误!”学员有决心,老师劲倍增。为了适应在职人员学习的需求,我又给在职人员增加了“新闻摄影”一课,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