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川一路走来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秦 汉
	
	
	 
	广袤厚实的陕北黄土高原,
	承载了无数的山丹丹花的争芳斗艳;
	古老壮观的黄河蛇曲乾坤湾边,
	演绎了无数英雄与烈士的文韬武略。
	四十多年之前,
	一位翩翩风华少年,
	被时代的洪流推到风口浪尖。
	他肩扛着父辈的嘱托,
	怀揣着忠心赤胆,
	面带从容的微笑,
	迈着矫健的步伐,
	来到陕北,
	来到延川,
	来到梁家河,
	开始对自己人生的历练。
	面对突降的磨难,
	勇闯“四关”,
	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关关艰难,
	他坚信:困难是强者的财富、弱者的深渊!
	坚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其他知青从零开始,
	他只能从负数开始计算。
	七个春夏秋冬,
	七度酷暑严寒,
	一孔窑洞是他的栖身之所,
	两个书箱是他的最好伙伴;
	煤油灯点亮他青春的火焰,
	土窑洞思考着脱贫的方案。
	修道路、开磨坊、办沼气,
	打水井、筑土坝、育良田,
	缝纫社、铁业社、代销店……
	沉重的担子压着他稚嫩的双肩,
	他却为梁家河的乡亲撑起了一片蓝天,
	七年的知青岁月,
	七年的战天斗地,
	梁家河旧貌变新颜。
	从政的才华初露倪端,
	他懂得了——
	什么叫群众疾苦,
	什么叫人民利益,
	什么叫实事求是,
	什么叫民以食为天!
	“近平是个好后生”,
	“近平是个好青年”。
	他的名字传遍了陕北黄土高原!
	七年知青岁月,
	是饱受磨难的七年,
	是脚踏实地的七年;
	是学习思考积淀成型的七年,
	是为群众谋取幸福指数的七年。
	他是黄土地的儿子,
	他是梁家河的农民,
	他把根扎在了这里,
	他把心留在了这里,
	无论在哪里,
	无论走多远,
	与延河水血脉相连,
	与梁家河梦绕魂牵。
	延绵着不尽的思念,
	心系着群众的冷暖。
	宝塔山自有根基,
	延河水自有源泉,
	延川的梁家河,就是他治国理念的起点。
	从文安驿村支书到总书记,
	把千百个“梁家河”装在心上,
	把亿万人民群众的疾苦时刻挂念,
	以躬身实践的“实干”精神,
	带领我们的国家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
	是一次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
	习总书记的故事,
	像冬日里的一束火焰,
	像夏日里的一股清泉,
	温暖着我的心房,
	滋润我着的心田。
	永远激励着我们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就在我们的前方!
	                                         
	                                                   (作者张卫平,笔名秦汉,系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