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老年大学
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
近日,渭南市老年大学经逐级推荐、评选,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
10月30日,在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举办的2025“三秦银龄盛典”活动上授牌。这一荣誉是对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老年群体、不断推动老年教育老干部活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渭南市老年大学着力打造“政治引领、文化养老、健康享老、银发添彩”新高地,让老年大学成为广大老同志向往、满意、幸福、温馨的精神家园。
筑牢政治引领新高地。创新设立26个临时党支部,通过“临时党支部+班级”“临时党支部+社团”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每月定期开展党课教育,灵活运用校园广播、微信群、课前五分钟微课堂等多种形式,持续强化思想教育,引领老同志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构建文化养老新高地。精心设置文史、书画、声乐、器乐、表演艺术、实用、讲座等7大类29个专业、75个教学班,选聘40名优秀教师,制定年度教学计划、建立《教学日志》、运用多媒体手段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定期组织听课评课与教学观摩活动,让老同志在系统学习中享受高品质的文化养老生活。
打造健康享老新高地。建设高标准多功能厅和专业录播教室,开通红色广播,安装智慧黑板,让老同志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建成红色和传统文化长廊,设置宣传橱窗、休息座椅、安全扶手、安防监控系统,绿化美化校园。举办健康讲座,开设中医推拿按摩、茶文化与茶健康、健身气功、形体仪态美学等健康养生类课程,为老同志健康赋能。
搭建银发添彩新高地。为学有所成的老同志组建23个活动团体和8支志愿服务队,搭建起服务社会、展现价值的重要平台。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诗文助力、书画弘扬、文艺唱响等系列主题活动,街道、社区、公园、广场到处活跃着老同志亮丽的身影,年均300多场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助力渭南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渭南市老年大学通过“四个高地”建设,弘扬尊老敬老中华传统美德,用心用情、暖心贴心为老同志服务,让秦东夕阳红更加温馨从容、绚烂多彩。
(签发人:杨秦锋;报送人:赵艺凡)